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写作 > 硕博课题

李汶柏:刚柔并济百折不​回的求索者

时间:2019-01-19  来源:本站  作者:

  他致力于软体机器人智能柔性驱动器动力学设计方法与控制技术研究,博士期间在IEEE/ASME Trans. Mechatronics, Smart Mater. Struct.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期刊论文14篇(AB档13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A档),第二作者2篇(A档),会议论文6篇,另有两篇A档论文在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第一发明人9项),已获授权5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航天基础预研等科研项目。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新松机器人奖学金特别奖,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第二届“学术之星”,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砺远学术论坛一等奖等荣誉。

  李汶柏是2013年9月以笔试第一名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是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新百年第一批硕博连读生,是振动、冲击与噪声研究所张文明教授的第一批硕博连读生,也是课题组第一批开展实验研究、第一个做智能软活性材料器件、第一个做软体机器人的学生。

  在张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李汶柏得以在学术上自由探索,挑战前沿新兴的研究领域,并尝试走出导师的“光环”,开创自己的学术道路。他广泛阅读文献,不断开拓视野,并尝试寻找感兴趣并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最终在转入博士阶段后确定投身“智能柔性驱动器力学设计、分析与控制”研究。

  李汶柏的座右铭是“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在学术道路上修学储能,先博后渊;寻得目标后敢为人先,践行第一;科研的道路并不平坦,但他不断用行动实现着自己的学术抱负和追求。

  初入交大,李汶柏也经历过一段坎坷的“黑暗期”。他怀揣着誓要争创一流做一些突破性贡献的决心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但他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方向和未知的领域,课题组也没有相关背景和积累,研究方向的毫无头绪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加上英语基础薄弱,阅读文献速度慢以及没有积极地和老师交流反馈,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站在要不要读博士的十字路口,他也曾十分犹豫。

  虽然这些迷茫和痛苦时不时会浮现,但他始终坚信人生绝不是轻松到只要随便想想就可以应付,也绝不是沉重到要我们日日苦不堪言;他坚信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梦想,然后义无反顾地去达成后,这样才会“找到自己”,继而“世界就会找到你”。转博之后,思想上有了压力,而压力让他更加专心科研。

  李汶柏在博士一年级临近结束时才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比同年级的人晚很多,但在这之后他开始迸发出很多的新想法,从最初的跟踪模仿,到初窥门径,再到后来的小有心得,一旦被打开了任督二脉,就便有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

  李汶柏的研究方向是多学科交叉的,涵盖材料、力学、机械控制和电子等多个学科,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在这之前,实验室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实验,也没有实验场地,所以他不断调研摸索,学习材料的制备工艺,不断阅读文献,从中汲取灵感。

  有了想法,他便开始“疯狂地”做实验。他的研究以实验为主,理论分析、模型建立的再好,实验效果做不出来也不行。没有实验场地,他就在自己的工作台上调试设备。他说做科研就是这样,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条件时要想办法创造条件。

  李汶柏清楚地记得,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他都是从早上八点忙到晚上十二点。软体机器人以手工制作为主,没有较为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主要还是以试错的方式来做,可能做三次器件,只有一个能用。但他还是坚持做下去了,目前为止做的实验自己也数不清了。

  他始终坚信,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必须具备坚忍不拔的品质,要不惧艰险,迎难而上。他也经常调侃自己说:“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李汶柏十分感恩自己有一个特别关心学生学术发展的导师和一个有着优良学术氛围和争优创先精神的课题组。张老师常以唐文治老先生之志来要求他们,“求一等学问,为一等人才,砥砺第一等品行”。

  他的三个师兄胡开明、邹鸿翔、闫寒,分别获得过第一届校学术之星,第二届校学术之星提名奖和第一届院学术之星,且每个人的研究方向都不同。身处这样一个星光璀璨的环境,他感到压力,但更多的是满满的动力和责任感。

  回想自己的参评道路,李汶柏感到最紧张的还是学院学术之星的答辩。他说,在学院答辩时,竞争的都是同一专业的同学,评委也是同领域的专家,竞争十分激烈。进入学校答辩后,他的心态就比较放松了。他告诉自己,这更多的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尽力而为就行。在准备的过程中,PPT前后做了六版,最后的呈现已经与最初完全不同。一路走来,非常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推动他前进,“人只有经历一些特定的事情,跳出舒适圈,做出一些改变才能更好的成长。”

  软体机器人由于具有良好的灵活性、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等优点,在工业生产、环境勘测、医疗康复、军事侦察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目前机器人领域最前沿的研究热点。他认为做人也应该如软体机器人一样,既能顺应环境而改变自己,又能变刚度拥有较强的力量和承受力,能屈能伸,有刚有柔,刚柔相济,才能发挥巨大作用。

  “坚者如磐石,虽岁月交替而不移。忍者如柔练,虽困苦艰辛而不摧。坚忍者,刚柔并济,百折不回,持之以恒也。”思源致远,砥砺前行,李汶柏的学术之路,刚刚起航。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触目惊心爆两清华博士实名写95页“论文
  • 12天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生不如死一些感想
  • 硕博连读的利和弊有哪些?
  • 硕士论文字数规定是3万字这个数字包括
  • 请问在大学中写论文大概一般写多少字?
  • 关于预答辩研究生汇报内容及方式的几点
  • 硕士毕业论文一般要求要多少字?
  • 毕业论文中要求字数是3万指的是字数还
  • 上海大学规定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遭
  • 研究生阶段个人总结
  • 读完硕士博士期间的收获和感悟
  • 硕士论文2万字够吗
  • 最新文章
  • 会计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摘要部分怎么写(
  • 2020山东滨城区“硕博计划”拟聘公示(
  • 西南民族大学修订规则加强博士研究生培
  • 硕士论文 字数要求
  • 硕博科研课题怎么选题如何确定论文研究
  • 王友年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 论文查重从百元涨至上千元 中国知网回
  • “两硕士论文雷同”失守学术研究的底线
  • 硕士学位论文查重多少钱?硕士学位论文
  • 完整论文--演示站
  • 研究生写的论文到底有多难?
  • MLIS等硕士毕业论文的图表参考文献格式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