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梅(南昌大学本)2016年9月,复旦大学相辉奖学金每年奖金10万,连续三年(每年10人左右)
2016年11月,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课题组博士生孙浩因其在新型能源材料和器件领域的出色工作,荣获美国材料研究学会优秀博士生金奖(Graduate Student Gold Award)。这个金奖的分量非常重,大陆5年前获得过。
2015年6月,获得“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2015年5月, 孙浩获得复旦大学相辉奖学金(全校12人),每人每年奖金10万,连续三年。
楼主,你小心被人打哦!因为你的校友不是高考高分考生,那些拿高考分数来炫耀的人可能会请你去喝茶的。 ...
哈哈,本人正规复旦本,分数足够,不会被人打脸。只不过有些人过于迷信清北的生源,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管是清北还是其他学校的生源,只要足够努力,对自己的兴趣有足够的投入,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这里并不是强调清北的生源不好。
清北的学生如果跑到清北以下的学校读学硕/博士,那说明这个学生很差劲了,专硕例外,因为专硕与地域更相关,而北京深圳都已经是清北的地盘,上海则以高金为主,未来泛海能办的如何不知道,但是一个学院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办起来,尤其是缺乏政界校友的新学院,所以接下来的十年依然会是高金的十年,十年之后是不是分庭抗礼,暂时还不好说。
清北的学生如果跑到清北以下的学校读学硕/博士,那说明这个学生很差劲了,专硕例外,因为专硕与地域更相关 ...
鉴于你在上交校友里面比较理性,我只能说,高金太自信了,或者说,太盲目自信了,同期培养的学生,除了MBA这种之外,清北复人,上财等金融类毕业生目前已经有混的很不错的了,而高金没有。高金比较牛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是兼职的,全职的老师中,牛人不多,而在产业界中,高金更是一点声音都没有。
硕博生源有其特殊性,对大部分科研来说(数学可能特殊点),211的学校足够了,很多能上211甚至部分二本的学生只是偏科而已,如果学了自己擅长的专业,同样后劲十足。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学生,对于一所大学而言,能有1%的学生成为顶尖人才,绝对数量就很多了。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