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个博士的朋友圈里分享的最多的,就是关于SCI如何撰写,或者是某高校九零后本科生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者是三十岁的年轻女教授发表百篇论文等链接,其实在这些被学术圈公认成功人士消息分享的背后,能看得出每一位博士都渴望获得一篇又一篇的SCI论文,对那些发表论文的人的羡慕和仰望。在他们心中,的论文者得天下,如果发不出论文的博士,就像怀不上孩子的媳妇一样,自己就像是一个失败者。
塔主从自己这些年的切身感受来说,从上研究生开始,到读博士,再到工作,发表论文成为了这些年一直压在身上的一块大石头,从来没有感受过那么一刻是因为不用写论文带来的轻松感。而且当论文投稿后,论文的每一个状态都牵动着自己的神经,比如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本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年夜饭,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可是突然手机接收到一份邮件,打开一看,是来自期刊编辑部的,通知论文经过评审后无法达到发表要求,给予拒稿处理。
这时的自己瞬间就觉得之前其乐融融的氛围消失的一干二净,人生变得如此黑暗。或者有的时候导师或者领导刚刚批评了你,或者是这月的工资又被扣了一大块,但是突然收到论文接受的邮件,顿时觉得之前那些不爽都不值得一提,这个接收邮件能让人哼着小调高兴好几天。有时候想想,我们这些做科研的博士们真是很可怜的,这么大人了,人生命运完全取决于期刊编辑部编辑几分钟写出的那封邮件,这种情景和那些受老师表扬和批评而影响心情的小学生没什么区别。
我常常在想,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狭窄了?写论文投论文发论文,再写论文投论文发论文,周围的博士见面后问得最多的就是:你今年发了几篇?似乎论文的多少成了博士人生的全部,试想如果博士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活到最后,人生道路上刻下来的除了那一篇篇的论文之外,还能刻下什么呢?我想人们真正的记住的科学巨匠都是在某些领域提出重要观点和见解的思想家,也就是科学上的思想家,而不是比赛看谁发表论文多的写作家。
面对当前整个科研管理机制以论文衡量的时代,我想说的是:真正的博士是具备了独立完成科研任务和在某一领域能提出新见解的思想者,而不是只会发表论文的工具。同时,博士的人生也不应该仅仅靠论文来衡量成败,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在不断的努力,自己觉得生活充实有意见,便就是成功!
各位博士们,不管你的科研路走到哪一步,也不管你觉得人生有多么的黑暗,请从论文的小路上跳出来,看看周围其他道路美丽的风景,你的人生就会充满阳光,要知道,论文不是你人生唯一的尺子,你的思想才是丈量人生路远近的标杆,加油吧!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