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核心学术期刊《冰川冻土》发表“论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论文、核心社科期刊《银行家》发表“主编10岁儿子散文”引发广泛关注后,一张涉及2019年高等教育专业博士论文答辩海报,近日也开始在网络流传。
该海报被普遍解读为:湖南师范大学前校长张楚廷教授,指导学生撰写研究自己教育思想的论文,并担任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有“既当运动员还当裁判员”之嫌。
▲近日,网传的湖南师范大学前校长张楚廷指导博士生研究自己教育思想的海报。图片来自网络
该海报信息显示,论文题目为《教育研究的想象力——以张楚廷的教育研究为例》,指导老师是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张楚廷。此外,张楚廷还担任此次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湖南师范大学官网在2019年3月2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湖南师范大学张楚廷教授入选“改革开放40年‘教育人物40名’”。该评选活动系长江教育研究院、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研究评价中心发起,由方略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协办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湖南省会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上游新闻记者检索发现,在中国知网中,以“张楚廷”为篇名的论文共有114篇,包括《张楚廷体育思想研究》、《张楚廷校长领导特质研究》等。
知网显示,从2005年到2019年共有18篇硕博士论文研究张楚廷学术思想,其中15篇作者均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有9篇指导老师为张楚廷本人。网络截图
有网友评论指出,张楚廷作为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实为前校长,2000年4月卸任,下同),指导博士生研究自己的思想,“既当运动员还当裁判员,还当教练?”
张楚廷1937年出生,是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根据湖南师范大学学校官网显示,张楚廷于1986年4月至2000年4月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
张楚廷成为自己博士生的“研究对象”,并要亲自指导学生论文答辩,不少人认为这是“学术腐败”、“拍马屁”。网友质疑此做法的正当性。
比如其学生张某在2017年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走向人的美好——张楚廷教学思想研究》,张楚廷作为指导教授。摘要中介绍,“本论文的重点部分为张楚廷教学思想如何让人走向美好。”正文第二章中写道,“在人口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张楚廷先生作为第一人勇敢地承担起了人本教育的重责。”
但对此也有学生反驳,认为研究自己老师思想无可厚非。能力强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是很正常的事情。
1月16日,新京报记者多次联系湖南师范大学多个部门及教育科学学院多个办公室,但均未得到对此事的回应,有值班老师称学校已放寒假,此前进行的学生论文答辩工作均已完成。
面对争议,张楚廷的博士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张楚廷带过许多博士生,只有少数人论文写的是他的思想,不能认为有学生研究老师,就是拍马屁。张老师对湖南师大功不可没,学术和道德上都很了不起,网友不应该盲从,应该理性判断,自己去看看论文是不是真的没有学术含量。”
“针对网上出现的相关情况,学校很重视。”1月16日,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晏昱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经过认真核查研究并了解相关情况,张楚廷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答辩,所有程序都是合法合规合理的,没有问题。
晏昱介绍,张楚廷是著名教育家,从事教育六十多年,发表论文1700多篇,入选“改革开放40年‘教育人物40名’”名单。不仅仅是他的学生,国内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他的教育思想。“这是无可非议的,这和研究鲁迅是一样的。要是在学界没任何影响力,你让学生来研究他,讲不过去,是不是?”
宴昱解释,张楚廷校长虽然是答辩委员会委员,但他不会发表任何倾向性意见,并且论文指导老师作为答辩委员会委员,是高校的普遍做法。张校长现在80多岁了,身体也不太好,他认为只要学生的论文通过了评审,程序是合规的,就不存在有什么问题。
“张校长一直非常实干,对湖南师范大学贡献很大。师大能够从地方普通院校成为211高校,张校长功不可没。”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捷说,张校长退休很多年了,应该禁得起舆论的考验,他确实有很多思想,文稿至少有几千万字,非常值得研究。
黄捷说,张楚廷校长当年开展人才工程、感情留人,都有很好口碑。在湖南师范大学二三十年发展中,大家一直对他很信赖。张校长在专业上非常敬业,学术上严谨认真,学校管理上非常严格。
“当年他当校长时候,一直坐的是普通桑塔纳轿车,连一部好车都没有,好车全部留给引进的专家和进行学术交流的外国专家了。”黄捷说,张楚廷校长的作风是非常硬朗的。
黄捷说,论文指导老师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是普遍做法。不过在答辩过程中,张校长一般不做答辩委员会主席。在评议和问答时,指导老师是回避的,他不介入。
不过,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名教授也认为,张校长的研究团队符合时代要求,就是不该作为自己学生的答辩委员会委员参加答辩,应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要求自行回避。
著名学者、历史学博士生导师许纪霖晚间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国内外高校对于硕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是否可以有指导老师参与并无明确要求,有些学校为了“避嫌”不允许导师作为答辩组成员,但有些学校允许,且很常见。因此,网传的湖南师范大学这份答辩公告在这一方面并无不妥,不存在违规。
但许纪霖同时表示,对学生研究导师这样的情况 “闻所未闻”,“撰写论文是公共的学术行为,导师不应利用特权获得私利。即便是严肃的学术研究需要,导师也应该避嫌,学生研究你,他(学生)敢做出客观地、公正地研究吗!”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劳凯生认为,如果有学生是为了繁荣学术而研究张楚廷是没问题的,以往在国内外,也有很多研究学者的相关著作论文。
如果张楚廷指导自己的学生研究自己,可能会丧失论文的客观公正,违反通常业内认可的学术规范。张楚廷老师作为答辩委员参与答辩,这样做则会有失学术的独立性。“张楚廷是一名术业有专攻的教师。但如果他指导学生写吹捧自己的论文,那就有失学术规范的一些基本要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