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写作 > 硕博课题

发SCI论文作为职称评聘指标该取消吗?

时间:2020-02-29  来源:本站  作者:

  破除论文“SCI至上”,推动学术回归初心。日前,教育部、科技部发文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职称评聘、学位授予、人员聘用不再“SCI至上”。

  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就“发SCI论文作为考核指标该取消吗”展开调查,70%的网友表示应该取消,论文至上该改改了。

  然而,不以SCI论文做职称评审的直接依据,人们更担心公平问题。有人担忧,不把SCI论文作为直接依据,那评职称会不会更容易走后门了?

  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教育部、科技部日前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SCI是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本质上是文献索引系统,而非评价系统,不能把SCI论文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

  创立SCI体系的Engene Garfield博士在2009年访问中国时就明确表示:不能以SCI论文数量评价科学水平。

  许多西方学者,对我国重奖SCI收录论文的现象感到难以理解,甚至戏称中国的SCI为“Stupid Chinese Idea”(愚蠢的中国概念)。

  本身存疑的评价指标,怎么能用来指导职称评聘、学位授予、人员聘用呢?此次文件对SCI论文使用提出了负面清单。

  一方面,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在职称(职务)评聘中,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

  另一方面,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解除SCI论文相关指标与资源配置和绩效奖励的直接挂钩关系。

  根据中国科协2018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93.7%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认同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职称晋升要求,90.4%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要求。

  破除“SCI至上”,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特别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根据若干意见检查修改相关制度文件及“双一流”建设方案;其它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参照执行。

  由于过度追求SC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影响因子等相关指标,高校学术评价、职称评定、学科评估、学校排名等多方面出现异化现象。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各类大学排行榜中排名上升,与重视学术研究尤其是发表论文密切相关。

  2019年6月19日,2020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取得了史上最高名次,分别排名全球大学第16位、第22位,两所学校连续5年排名上升。2020QS世界大学排名中,有关学术研究方面的指标权重高达60%。

  过于追求排名,丰硕了大学的论文成果,却也带来了办学轻教育教学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指出,如果把排行榜作为大学的导向,全世界的大学都会变成研究所。

  事实上,在所有的大学排行中,几乎没有把学生的培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的。即使是四大排行榜,80%以上的指标都跟学生培养无关。

  另一方面,在大学以往的职称评比中,最看重的就是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导致“教得好”不如“写得好”,成为许多高校职称评选的现状。

  去年,南京林业大学从教33年的蒋华松老师升教授成热门话题,他在副教授岗位上一待就是12年。南京林业大学人事处解释,蒋老师突出的教学成绩在原有的职称评价体系中没有太多优势。

  可是,大学最重要的功能是人才培养,在“SCI至上”的风气下,大学热衷搞排名,教师忙着发论文,学生的教育怎么办?

  更何况,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正式进入普及化时代。在普及化进程中,大学生在校人数飞速增长,随着师生数量差距拉大,事关教学质量的生师比问题越发严峻。

  SCI好歹是个硬指标,没了这个硬指标,人们担心职称评聘会变成八仙过海,掺杂进更多的交易。

  SCI并非不合理,不合理的是评价体系,如果一刀切地取消SCI作为评价指标,却没有更好的评价体系,问题并不会有所改观。

  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特别指出,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并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学界之所以长期将论文作为一项重要的评聘标准,核心在于缺乏一套科学相对独立的专业评价体系。

  在构建科学评价体系过程中,首先需要与行政权力划清边界,能够单纯以专业视角、学术视角去客观评价,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指出,“SCI至上”根本的原因是对学术研究进行行政评价,而没有实行学术同行评价。

  要破除论文“SCI至上”,关键在于推进评价改革,而不是在原有行政评价框架之下调整评价指标,这是评价改革的根本方向。

  科学评价学术水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次印发的文件中也提到了“完善学术同行评价”。

  文件指出,同行评价是科研评价的通用做法,关键是要真正发挥同行专家作用,在评审中引导专家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审意见。

  不过,同行评价实施掣肘,“SCI至上”、“唯论文”一直以来难以改变。南京大学教授李江认为,根源在于我们的同行评议常常缺乏说服力。

  他指出,同行评议成本高,利益驱使下同行不讲真话,成为两大掣肘。尤其在社会环境中,关系的力量常常干扰同行评议的结果。

  破除“SCI至上”、清理“唯论文”行动要落实到位,还需尽快出台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让职称评聘、学位授予、人员聘用皆有规可依。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触目惊心爆两清华博士实名写95页“论文
  • 12天完成硕士毕业论文生不如死一些感想
  • 硕博连读的利和弊有哪些?
  • 硕士论文字数规定是3万字这个数字包括
  • 请问在大学中写论文大概一般写多少字?
  • 关于预答辩研究生汇报内容及方式的几点
  • 硕士毕业论文一般要求要多少字?
  • 毕业论文中要求字数是3万指的是字数还
  • 上海大学规定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遭
  • 研究生阶段个人总结
  • 读完硕士博士期间的收获和感悟
  • 硕士论文2万字够吗
  • 最新文章
  • 会计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摘要部分怎么写(
  • 2020山东滨城区“硕博计划”拟聘公示(
  • 西南民族大学修订规则加强博士研究生培
  • 硕士论文 字数要求
  • 硕博科研课题怎么选题如何确定论文研究
  • 王友年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 论文查重从百元涨至上千元 中国知网回
  • “两硕士论文雷同”失守学术研究的底线
  • 硕士学位论文查重多少钱?硕士学位论文
  • 完整论文--演示站
  • 研究生写的论文到底有多难?
  • MLIS等硕士毕业论文的图表参考文献格式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