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部分可以说是文章的 “心脏” ,这部分的描写应该尽可能地清晰简明地描述结论。听上去似乎很简单,但其实是科研写作新手们最常犯错的地方。这部分长度的拿捏很难掌握:写得太多,把一些该写在Material & Method甚至discussion部分的信息罗列在这里,更坏的一种情况就会是列入了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写得太少的话,就会错过和忽略了某些必要的的细节,容易在后期文章的评审过程中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你认为,添加图表可以更容易地阐述的你结论,那么图表应该是非常清晰,并且可以独立于文字描述来传达主要意思的。切忌把图表的注释部分照抄一遍又放在正文中。
一般来说,你的应该准备留一部分专门用来探讨和总结,那么在Results部分就不要进行详细的猜测和解释这些猜测。
• 第一种方法是介绍结果,并在正式进入Discussion部分之前,添加一个简短的总结。对于比较直接和简单,并具有连续性的研究型论文,这种写法是非常常见的。
• 第二种方法是先提出一个部分的结果,然后来给出一个总结。接下来再简要讨论下一个部分。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较长的论文,而且接下来的Discussion部分也会遵循相同的结构。
步骤1:提供研究人群的基本描述统计(在前瞻性研究中),如果有不同的群体存在,可以对群体进行比较,如性别,年龄或其他变量。 在文本,表格和/或图形中显示描述性统计信息。
步骤2:基于研究问题/假设的数量和统计分析的类型,为每个假设或分析类型进行一个段落的描述。如果要提出几个方面,可以在提供每个小节的详细信息之前,在概括性段落中提供整个结果的总述。也就是说,应分别提出涉及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等的结果。
步骤3:介绍测试,程序和实验结果的结论。将此结论分类,并指出数据多样性的方法。
步骤4:描述数据有效性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单一的结果,除了具有统计学显着性之外,还要指出几种因素用于评估临床重要性的影响。
其实,Results部分还可以以多种方式组织,但应特别注意具体期刊的风格。无论哪种风格,这一部分的描述都应当占据6-10个段落,每段都涉及一个具体的想法或目标对象,并由一些叙述以及必需的图、表。从逻辑上讲,Results通常是从一般发现转向更具体的发现。
说完了推荐的写法,接下来就要再次强调一下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在Results部分给出太多的信息, “too much information”。Results部分不以任何方式解释结果,这部分应该在Discussion里呈现。 Results部分应该尝试不带有任何解释或者评价口气的来叙述发现,而不是直接快速进入Discussion部分。
例如,在分析结果时,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异常关联。 在Results部分中指出这一点是正确的。推测为什么这种关联正在发生,并且假设可能发生的事情属于Discussion部分。一不留神就会在Results部分写了太多,并将真正该写的发现掩盖在无关紧要的地方。
除了上述的例子,还有其他类型的“too much information”,比如:
• 将当前的结果与过去的结果进行比较(这明显属于Discussion部分);
• 在文字和图表中重复相同的结果:如果你用表格来描述结果了,就不要再画蛇添足地添加文字来着重突出,只需要告诉读者去参阅哪个表格即可,切记不要重复信息(重要的事情说一遍就行啊,千万不要说三遍);当然也可以不太具体的引用表格里的数据,例如,如果表1中的结果显示为48.9%,则可以用文字描述为:表1显示了几乎一半的... 这样不会给读者以数据的压迫感。
当然,除了“too much information”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问题需要注意,比如:
• 表格不一定要大而全,通常短小的,信息明确的表格更能帮助文字来描述结果;
• 按照客观发现来描述Results,切记写太多无关的信息,如实验细节,具体讨论等等;
• 主要分四步来写Results部分:介绍样本及变量,介绍假设及分析方法,介绍实验结果,介绍数据有效性;
语言不过关被拒?美国EditSprings--专业英语论文润色翻译修改服务专家帮您!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