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也通过ISI Web of knowledge 平台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进入JCR数据库,查询期刊当年的IF。有人将影响因子比作“杂志的价钱”,投中什么样的杂志,就像卖出了么价钱。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该杂志上文章水平越高。这里要纠正大家一个错误观念: 尽管文章水平与杂志的影响因子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那么强烈。有些杂志的影响因子不是很高,但是在科研领域却有着很高的声誉。比如《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即PNAS),影响因子这几年维持在9~10左右。PNAS 是美国科学院院刊,收录各种学科领域里面的论文,而有些领域里面,研究者人数很少,所以平均下来的影响因子就不如生物医学领域专业的杂志。虽然9~10 的影响因子在生物医学领域不算项尖,但是这个杂志却有着顶尖的声誉。又比如(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即JBC,虽然其影响因子每况愈下,但因为它是老牌的经典杂志,大家可能没有看清上面文章的分量。一个杂志的影的因子是一定时期内其所有发表论文受到关注程度的整体体现,这在统计学上用于说明杂志的水平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如果评价单篇论文水平,简单地用杂志的水平来代替显然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