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introduction)是一篇论文的引导语或开场白( preamble)。“引言”又称前言(preface)、导言( leadin)、序言( foreword)或绪言( preface)等,在科技论文中,英语一般仅用“introduction”。按照“IMRaD”格式的要求,每篇论文都以“引言”开始。它是正文的引子,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写在正文之前。论文的“引言”,主要用以说明论文的主题和总纲。因此,“引言”应该对正文起到提纲挈领和引起阅读兴趣的作用。正如北卡罗来纳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Writing Center”所说的“引言”和“结论”是架在你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它为读者提供一个自身世界与论文所谈内容之间的过渡。“引言”也像一把钥匙,为读者打开你论文主题的大门提供了必备工具。另外,也可以把“引言”视为一幅十分重要的导航图,它为读者进入你论文的境界提供了详尽的路线。看来,“引言”在引导读者阅读论文的诸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论文中,撰写“引言”的目的是让作者对进行本项研究工作的背景材料、研究的动机和原因、试图达到什么目的等作出必要的说明,让读者对该项研究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按中国国家标准GB/T7713-1987规定,“引言”(或绪论)应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威斯康星大学Kliewer教授(2005)在他的论著Writing It up: A Step-by- Step Guide to Publication for Beginning Investigators中也十分强调“引言”的作用:“引言的目的是要提供本研究的基础背景材料和你研究的动机( motivation)及与现行研究的全面关系。”“引言”应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引言”不可与摘要雷同,更不可成为摘要的注释。可以说,一篇好的“引言”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你应多下工夫撰写“引言”,特别是“引言”的第一句话,因为你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给你的读者留下第一印象。那么如何写好引言呢?首先,是背景资料。通常在“引言”的开始,首先应该简述你所研究领域的背景材料,也就是历史的回顾。正如 Cetin和Hackam所说:“The first question involves addressing what known about the topic”即说明所研究间题的总体现状、历史情况、你研究的动机,以及与全局的联系( context)和相关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历史的回顾应该密切结合你的研究主题,而且是极其简要的、提纲挈领式的,绝不可以面面俱到。否则,阐述详尽的背景资来可能诱导你把“引言”变成一篇相当篇幅的“综述”而误入歧途。这种写法常见于“manu”的第一稿,虽不可取,但绝不可怕,说明你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你可以修改再改,简化再简化。千万不要吝惜你费力收集到的资料,必要时要大刀阔斧地削减,,最终形成简而明的“引言”维形。请看以下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