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Argue with Scientific evidence not personal attack。如果有争论,一定要是有科学的争论,但不能个人,譬如说Referees没有仔细看等等,显然是在评审工作不负责任。(当时举过一个例子,Nature曾经接到一个印度人的回复,回信一开篇,该印度人就大骂美国是为了印度而不让其文章发表);
第四,Avoid being defensive argue。你在争论的时候要比较客观,不能有偏向。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你可以把你写的给临近领域的人看,例如没有参加该项目研究的同事。
显然,结论只有Accept和Reject两种,接受了就是编辑同意发表了,也没什么需要提示注意的了。而遇到时,则要求我们首先calm down and think,特别是那种修改过很多次,但仍然被的更要冷静。虽然发封信去大骂一通很解气,但后果是你下半辈子永远也别想在该上发表文章了。当然,即使被了,如果你想发,还是有其他办法的,尤其是改过很多次的,改的次数越多,说明你的文章越有价值。
有时候虽然被了,但你认为不公的话,是可以去找编辑评理,要求仲裁。但首先要注意你的Appeal是写给编辑的to the editor(It is editor’s decision)。编辑是第三者,你可以直接说给你评审的referees这不好,那不好。其次,不要重复你在之前修改文章时的responses中回答的问题,编辑会对你形成不好的印象,他的reject的结论本来就是根据你原来的responses而作出的,因此,这个是无法他改变决定的。第三,再次强调still not being defensive and no personal attack。如果你一稿就被了,那么appeal一点用都没有,而被要求修改的次数越多则,appeal成功率越高,越高级,appeal机会越多,成功率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