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只是今年比起往年,稍有不同的就是四大神刊之一的Oncotarget不再被SCI收录了,不知道多少投了此刊的医学生们要因此而悔不当初了~
关于Oncotarget为何不再被SCI收录,众说纷纭,个中缘由,小编也不好说什么,不过谈到这,小编就想到了一个人--Jeffrey Bealld。想必大家对这位老哥应该很熟悉,掠夺性期刊黑名单就是出自此人之手~
最近Nature也出了篇新闻,带我们重温了学术界对“掠夺性出版”的持续关注~
自2010年以来,科罗拉多丹佛大学的学术图书管理员Beall列举了成千上万的开放获取期刊和出版商,但是Jeffrey Beall 在去年关闭了他有争议的博客,同时其在科罗拉多大学网站的个人主页也一并消失。但是他列出的潜在“掠夺性”学术出版商和期刊黑名单却没有因此销声匿迹,这份名单的副本很快就出现在了其他网站上。
即使已经过去一年,这些模仿的黑名单仍有一些在更新,一位匿名的网站管理员说:“他们每个周末都花几个小时在名单上工作。” 同时,该网站的管理员表示:学术界对公开的掠夺性期刊黑名单仍有兴趣。
这位匿名网站管理员说:“他们自己的网页名为‘Beall’s list of predatory journals and publishers’,最初只是为了个人使用。但是在网站上线后不久,他们开始收到学者发来的电子邮件,询问某些期刊的质量。”
这位管理员现在每个周末都会花费四到六个小时来回复这些询问期刊质量的信息,他说:“有时候,学者们会标记他们认为是有问题的期刊,偶尔会声称他们的研究或身份被掠夺性出版商盗用。”
如果被询问的期刊不在名单中,那么网站的管理员们会根据Beall制定的一套标准对其进行审查,再决定是否将其更新到黑名单附录中。到2018年3月,该网站增加了85个独立期刊和27个出版商,共收录了1000多种刊物。
另一个名为“Stop Predatory Journals”的网站也于去年1月上线。据该网站称,它由一群学者和信息专业人士进行管理,他们决定“重建和复活”Beall的名单,希望能够创建一个基于社区的策略方法。但根据其GitHub存储库上的记录,该网站并没有定期更新。
去年6月,一家名为Cabells international的学术服务公司推出了它自己的掠夺性期刊白名单和黑名单的付费订阅。
自从推出以来,已有约200家机构订购了Cabell的黑名单。该清单包括大约8,000种期刊,其中包括一些不是开放获取的期刊。
不管怎么样,在小编看来,学术界都需要一个靠谱的掠夺性期刊黑名单,不然拿什么去制约那些掠夺性出版商呢???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