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的分区不合理,我从来都不关心哪个杂志是几区,我们学校对文章的评定也不是按照分区来的。分区表是根据5 year impact factor划定的,加上中科院一帮人的主观因素。有些杂志认可度高,文章质量高,因为if较低,仍然位于3区,4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请往下看。IF和h值也和很多因素有关,在同一个研究领域,其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学术水平。存在一些曾经if比较低的期刊,最近5年来上升非常快。也存在一些期刊,曾经if比较高,最近逐年下降的情况。也就是说,if和h值并不绝对意味着杂志的档次。
有些水平较高的杂志,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主编和编辑不负责任造成with editor和under review的时间过长,有些可能长达1年,这类的杂志,虽然曾经很优秀,但由于发表周期太长,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在上面发文章,造成引用率越来越低,进而if逐年下降。有些水平不怎么样的期刊,由于主编负责任,审稿时间快,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上面发文章。而且很多3区期刊的潜规则就是,你在我这个杂志投稿,就要引用我杂志的文章。发表的人越来越多,引用和自我引用夜越来越多,if就被炒高了。所以说,一个杂志在学术界的认可度并不是完全有if决定,中科院的分区更是扯淡,楼主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写CV的时候,最好还是注上SCI收录情况和if值吧,以便那些不了解的人去了解。分区就不用写了,老外根本不知道也不认可。S. Man, et al., Application of Ph.D programs: A Review, Physics Review Letters, 50(2013) 12-15. (SCI, IF=8.6)
中科院的分区不合理,我从来都不关心哪个杂志是几区,我们学校对文章的评定也不是按照分区来的。我们专业只有一个《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业内人士都知道是Sci ~
我们专业只有一个《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业内人士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