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8年(2017年度) SCI影响因子即将发布,牵动着不少业内人士的心。
2018年(2017年度) SCI影响因子即将发布,牵动着不少业内人士的心。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发布了学术期刊负面清单通知:7个英文期刊不予奖励、不予使用经费报销。这7个期刊分别是Oncotarget、TUMOR BIOLOGY、Medicine、IJCEM、IJCEP、Oncology Letters、ONCOLOGY RESEARCH,总结来看,这些期刊大多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国人发文数量或占比较高。
在图表中可以看出,江湖中一直流传的《Medcine》,《Oncotarget》、《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这四大神刊中,中国人投稿数量排名前十的期刊中占了3席。其中,排名第一的期刊Scientific Reports虽然发表数量超过14000篇,但是来源中国的稿件从34%下降到28%;PLOS ONE中国人发表文章近两年维持在14%左右,与前几年比较这个比例还是有所降低的;Oncotarget这个期刊中国人稿件从去年的45%上升到52%,但现在已被踢出SCI期刊,今年不会再有影响因子了,至于何时重返SCI还是未知数,正准备向这个期刊投稿的小伙伴需要特别注意下。
除了中国人发表文章总数量排行前10的期刊外,小编还整理了中国人发表文章占比排行前20的期刊(这些期刊每年刊登文章超过1000篇),其中生物医药领域有8个期刊。一个期刊遭到SCI的剔除,除了自引率过高,还有一个比较隐形的指标是国人发稿占比太高,因此有些期刊可能会面临被踢出SCI的风险,在此列出以供大家参考:
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发布的7个学术期刊负面清单通知中,中国人发表文章总数量排行前10的就占到4个。以四大神刊之一、曾经5分以上的知名老刊的Medicine为例,中国人发表文章比例逐年上升,2017年比例达到58%,而影响因子在2015年出现了跳崖式下降,2016年更是跌落2分以下,不可否认,造成这个杂志影响因子下降有中国学者的贡献,但并不是全部因素,因为中国学者的论文引用情况和平均非常接近,只是中国的相对贡献大一些。相比之下,规模快速扩张应该是造成杂志影响因子下降更重要的因素,medicine杂志社曾回应,在2016年,引用率比自从2010年以来的任何一年都要多,但发表文章的数量增长更快,导致了这种现状。因此,通过各类历史曲线综合分析,可以对期刊有更深入的认识。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