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写作 > SCI专题

4年发表21篇SCI论文这个博士生有点牛

时间:2019-01-09  来源:本站  作者:

  “当你奋战在科学前沿,把最新的学术理论转化成实际应用的时候,真的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2014级博士生童鑫说,“每发表一篇论文我都会告诉自己,哪怕再微薄,我也为这个领域贡献了一份力量,留下了一个脚印。”

  在直博的四年里,童鑫共发表SCI论文21篇,总影响因子(IF)为183.5,总引用次数290次,其中9篇论文发表在研究领域高影响力(IF>10)的期刊上。他一步一个脚印,在学科前沿的材料密林里踩出了一条通往线.

  童鑫还在大三的时候就通过学院的综合导师制度结识了王志明教授,彼时的王志明刚从国外归来,雄心勃勃地想要在电子科大施展一番拳脚,这对师徒打那时候就结下了缘分。

  等到了大四,童鑫站在科研的门槛上举棋不定的时候,一向豪迈的王志明大手一挥,“来吧,跟着我干准没有问题”。于是童鑫就加入学校刚刚成立的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成为了学院第一名博士生。

  基础院初创,一切还在摸索的过程中,暂时没有条件给童鑫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王志明就别出心裁的选择了“自顶向下”的培养方法,要求童鑫广阅读、作综述,还要争取发表到一流的期刊上去。综述性质的文章往往是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执笔来写,这可难坏了童鑫。而王志明自有他的道理:“我们想要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却暂时没有与之相配的环境和器材,如果一开始就老老实实干最简单的工作,那就永远也不可能跻身一流。”

  童鑫不敢懈怠,啃了小半年本领域的高深论文,“这样的一个经历培养了我在科研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以后的路走得更轻松。

  ”2015年12月,他成功在SCI一区顶级刊物《先进科学》上发表了题为“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论文,两年内被引次数多达25次。这是他在科研领域踏下的第一个深深的脚印,也成为了他叩开海外联合培养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童鑫刚到基础院,王志明就为他联系了海外的大牛导师联合培养,王志明说:“他的导师是欧洲科学院、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三院院士Federico Rosei,学术成就自然不必说,每年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参加学术前沿会议。”于是童鑫在中外双导师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申请到国家公派名额前往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进行联合培养。

  如果说第一年的培养使他建立了对于科研的初步认知和宏观体验,海外求学之路则帮助童鑫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科研方向,真正地“上道”了。

  初到加拿大的时候是个冬天,13个小时的时差、零下40℃的气温、没有煮开的凉水、没有辣椒的西式快餐,从作息到生活习惯都让这个四川男孩不适应,更别说全英文的工作氛围……面对书本上了解但未曾感受过的西方文化,童鑫硬着头皮开始了异国他乡的求学路。

  在导师Federico Rosei教授和小组博后的指导与帮助下,童鑫把目光投向了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宠儿——量子点。量子点是上个世纪为了应对能源危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材料,施加以一定的光照就可以激发产生大量的自由电子。量子点可以通过表面含水的活性基团与生物大分子相联,在生物科学上具有无限的研究前景。

  可是目前量子点的合成大部分还是限于镉、铅一类的重金属元素,童鑫就想:“量子点更大的天地是在未来日常生活中的光电器件以及生物学上的应用,那就必须要解决有毒的问题”。

  得益于前期大量阅读文献的积累,童鑫了解到在化学合成领域有着通过无毒金属离子置换重金属元素的办法。何不来个“移花接木”,童鑫采用连续阳离子置换的方法替换出了量子点中的重金属,而新型无毒的量子点在700nm以上的近红外波段有着不错的吸收效果和发射光谱特性,展现出了这种材料在太阳能领域和生物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童鑫和研究团队基于这类量子点组装出了光电化学电池,展现出了优秀的光电转化效率,与水溶液结合使得水分解产生氢能源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此整理而成的论文“近红外无毒核壳结构巨量子点”也发表在了能源材料领域顶级期刊《先进能源材料》上。

  一连串的成果像滚雪球一样被不断地研发出来,童鑫的“科研脚印”也越踩越多,越踩越深。童鑫也因为突出的科研成果获得电子科大学生最高荣誉,成为 2017年度十位成电杰出学生(研究生)中的一员。

  2018年年初,国务院面向全国各相关机构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到,“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顶尖人才和团队匮乏……”看到文件,童鑫一拍大腿,“既然国家有需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就要有自己的担当,朝着‘顶尖人才’的方向去努力嘛。”

  要做贡献也不能只钻科研。早在本科的时候,童鑫就为了基础院引进国外教授做了很多工作,他负责翻译、整理、填报了20多位外籍专家的资料,并成功帮助学院引进了8名教授。

  现在基础院能够实行国内外双导师制度、打造国际化的学术交流特区,童鑫可谓是功不可没。他还积极地担任电子科大暑期国际学堂外籍教授的助教,参与国际青年论坛的志愿服务工作;远赴加拿大期间,更是主动担任国际能源材料纳米科技会议的会议助理,成为了与会专家都竖拇指的那个“中国小伙”。

  童鑫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搭建着中外交流的桥梁,基础院党总支书记饶渐升就说,“童鑫曾是我们基础院党支部的组织委员,但他为学院做出的贡献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研究生党员的职责范围。”童鑫也在学院的推荐下荣获2016-2018年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每两年评选二十名学生)。

  而童鑫作为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博士生,也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大师兄”的责任。他根据国外学习经验着手成立了新能源光电材料实验室,从装修细节到布置仪器,童鑫全都亲力亲为。

  “国家在基础前沿领域的人才缺口很大,科研实力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待提高”,童鑫坚定地说,“我想踏踏实实搞我喜欢的研究,踏好每一个脚印,争取为国家多做点贡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WebofScience数据库_WebofScience检索
  • 中医药最常投稿的SCI期刊大汇总(top1
  • SCI谜案集的大结局赵爵和展耀到底会是
  • sci封面目录:如何找到SCI文章杂志的封
  • 投的一篇英文sci结果因为查重率过不去
  • SCISSCICSSCICSCD和北大核心期刊分别是
  • SCI收录中国期刊一览表 (1999年扩大版
  • sci期刊数据库检索入口
  • JCR分区(WOS或ThomsonReuters或汤姆森
  • 谈谈期刊分区我的文章到底属于几区?
  • 自己总结的SCI各种经验(发表检索分区等
  • 关于Turnitin查重系统你应该知道的这几
  • 最新文章
  • 独家被鼓励的“三类论文”之一国内卓越
  • 为您的论文进入美国SCIEi导航
  • 促进学术创新才是学术评价的根本
  • 权威发布齐鲁师范学院2020年普通高等教
  • 如何快速精准找到期刊数据库
  • 如何快速查找某学科有哪些期刊被SCI中
  • 科研工作者如何培养写论文的兴趣?
  • SCI收录号查询方法有用的拿走
  • SCI论文如何写引人入胜的Introduction
  • 吐鲁番地区护理高级论文发表需要多长时
  • 我院副院长胡莉琴带领团队撰写的论文发
  • 三位人气当红淘主播齐聚TSCI纺织工博会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