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2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Citation Events的使用频率明显要低于图1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对Web of Science的用户都能够目标明确或清晰的明确SCI所提供的引文索引的价值,因此会出现Citation Events的使用数量低于Subsessions的情况。笔者也比较了一下其他国际知名高校与国内高校的使用图表,包括多个月份的统计图表,结果与上述的情况基本一致。
也许仅通过着一种方式来判断过于武断,但我们仍然还是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初步的结论,即国内高校中大部分的最终用户,对SCI或者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内在价值理解不足,在使用上,并没有能够最大限度的发现挖掘出它的信息内在价值,与国际上一些知名高校相比,在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充分利用上,仍然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