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关于翟天临论文涉嫌抄袭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一番热议,四川大学也在自己的官网上宣布了翟天临论文抄袭的问题,将翟天临列入了学术不端的案例,据了解,翟天临的论文的查重的结果显示,40%的内容都是重复的。
这个数据上过本科的人都知道,一些学校的本科论文重复率不超过30%才算是合格的,有些学校要求不超过20%甚至更低。而翟天临就读的是博士,博士论文的重复率居然达到了40%,这种结果能够通过,也是让人匪夷所思。
查重是写论文时最头疼的问题,有时哪怕完全原创的文字,一查重也会有很高的重复率。碰到这种问题时,应该怎么解决?看看吴志根博士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吴志根,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Papergoing创始人,立志于提升全球科研工作者综合能力。
自2012年开始,已连续6年带领Papergoing团队从事学术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指导,具有丰富的英国、加拿大、中国科研项目经历。曾担任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加拿大Aplustopia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曾获得中英优秀青年奖学金等荣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19篇,其中3篇是国际顶级期刊SCI论文,1篇是受邀发表的SCI论文。
组建并领导国际科学家团队,聚集了全球100多位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在国内外高校和医学院举办高端科研培训课程40次,在知乎平台开展线次,累计培训人数超过10万人。
带领团队辅助浙江大学、福州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等大学和医院科研工作者发表SCI论文超过2000篇。
我在科研创新教育工作中发现,大部分中国学生及研究人员在论文写作和发表上存在以下3个问题:
(1) 缺乏高质量英文学术论文的基本撰写思路(比如不知道如何剖析数据结果),导致论文缺乏深度;即便是撰写中文论文,也存在类似问题。
(2)某些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存在如实验条件考虑不完整和创新程度低等问题,导致所写论文可提升的空间虽很大但难以提升。
(3)受中文论文思维的影响严重,导致所写的英文论文存在中译英的痕迹,甚至有明显直译的痕迹。这让母语是英语的外籍同行读得迷惑甚至痛苦。
在总结出以上问题后,我再反思自己的科研成长过程,发现以上3个问题我竟都经历过。因此,我就想如果我能把自己在浙江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加拿大Aplustopia科学研究院积累的科研经验和论文写作方法分享出去,那一定能让遇到以上问题的同学们少走弯路,并提升他们的科研质量。
当我通过知乎Live把我要出版《国际高水平SCI论文写作和发表指南》的消息分享出去后,受到了非常多的学生的欢迎。这更加让我觉得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写这本书是一一件有实际价值的事情。
本书面向需要发表SCI论文的中国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科研教师,针对他们在SCI论文写作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写作无头绪、逻辑不强、结构不严谨等,从高水平SCI论文发表要素、SCI论文各部分写作思路和方法、审稿意见回复技巧、中国人英文写作常见错误等方面,结合方法论和案例分14讲进行系统性指导。
通过阅读此书,读者们可快速掌握国际高水平SCI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方法,大幅度提升论文写作能力和发表几率。
同时,深入理解高水平SCI论文的特征、结构以及写作思路,将非常有利于广大硕、博士研究生进行高效阅读英文论文和开展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