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篇文章准备投之前先自己查一下重复率,在 Turnitin国际版 上不带参考文献查了一下,有17%,瞬间懵了,再看看报告,基本都是在第一部分中介绍研究进展时重复的,后面重复的都是一些专有术语,还有那种无法避免的阐述语句结构,最可恶的是列实验结果时,选择100s.200s.300s.400s这些时间点都重复。感觉改起来好难啊,爱思维尔的期刊重复率要求多少? 一般是投过去先查? 我这种是不是要大改一下,必须调到10%以下。 我看有大…
影响因子越高的期刊,其拒稿率自然也就越高。故而想要发表高分值的SCI期刊,那么提高SCI见刊率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如果问你哪些内容可以提高SCI见刊率?你知道吗?
每本sci期刊对论文的格式都有特别的要求,根据杂志征稿内容的不同、杂志的诉求、文章写作的方法、文章的表达方式而有所区分。怎样才能正确的写出符合要求的sci杂志格式呢?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答案:
1.寻找杂志官网。利用搜索引擎去寻找作者想要投稿的某本杂志,找到该杂志的官网,一般就能找到该sci杂志正确的论文格式。
2.翻阅杂志论文。在无法找到官网的情况下,作者可翻阅该sci杂志最近刊出的论文,以此作为sci杂志格式标准。
3.利用搜索引擎。在无法找到官网的前提下,作者也可以利用强大的搜索引擎去寻找正确的sci杂志格式,同时也可以通过知网、万方等权威网站寻找相关资料。
4.拨打编辑部电话或发送邮件。在无法找到官网,作者又无法从刊出的论文找到共同点的情况下,作者也可以尝试拨打编辑部的电话或发送邮件咨询。由于此种方法可能存在速度比较慢或电话无法拨通的情况,作者最好还是采用前三种方式。
许多作者在提到SCI润色的时候,第一想法便是:只有英文不好的才需要SCI润色?其实并不然,需要SCI润色的远不止英文不好的文章,还有那些内容不好的。
SCI润色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语法和词语上的润色,一个是内容上的润色,每个方面都很重要。一般来说如果SCI的审稿人知道你是来自国外的作者,往往就很看重你的英文水平,此时会给出润色的建议,这个时候你就要多重视了。除非你已经发表过很多的SCI文章。
在过去很多人选择向SCI投稿,但是大多数人都是以退稿为解决,而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说语言问题,技术问题。技术主要是实验补充,数据补充等等,但是语言问题如何来解决呢?这就涉及到一个SCI润色问题。它对于SCI论文的通过影响甚大,基本上很多退稿的稿件都是因为这个因素导致的。
可能很多刚刚接触SCI的人还不知道润色的重要性,往往直接忽略这个部分,写作完成后直接投稿,很显然这样的投稿命中率是很低的,完全是盲目的,根本还没有搞清楚自己论文存在的语言方面的问题。就算你的学术性很强,但是审稿人首先看的语言方面的能力,所以自然是无法通过的,而语言简单的一看就能分辨出好坏。
从文章理解的角度来说,SCI润色后更容易理解,尤其是国外的同行可能更容易读懂你的文章,相比于没有润色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被引用的机会更大,更能受读者的欢迎,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先要顺利通过审稿人的审核,这是我们发表过程中较为重视的一个细节。当然了润色本身也是提高学术素养的过程,所以千万不要忘了给自己的论文润色。
一是选定SCI源期刊。首先要了解相关学科被SCI收录的期刊及其基本情况,了解该刊物的投稿须知、主办单位、办刊宗旨、联系方式、出版形式、出版周期、报导内容、来稿规定等。查询哪些刊物被SCI收录,可以直接访问ISI公司的主页(),找到SCI收录的期刊列表。其次,进一步通过ISI每年出版的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查找相应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以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来决定投稿方向,确定它们的档次,选择合适的刊物。
二是选择有关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SCI除主要收录来自源期刊的科技论文外,还收录了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论文集,也收录一些国际上主要的学术团体、学会、协会和研讨会的会议录。因此,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并提交学术论文进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是增加科技论文被SCI收录的途径之一。
向SCI国际学术期刊投稿有几个途径:一是寄给主编,二是寄到编辑部,三是在线传送,当然以在线传送最方便、安全、快捷,应按具体杂志的具体要求进行。
写投稿信是投稿的一个关键步骤,这封信往往是杂志编辑对你的第一印象。投稿信应当用1-2 句话直截了当地概括你的研究和关键发现。这句话最好不要直接从摘要中复制,应该写的更简短但不那么正式。此外你还应当说明,这篇文章符合这个杂志的宗旨和范畴。
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周期较短,快则2周,慢则几个月即可明确通知通讯作者是否采用稿件。通讯作者担负着同编辑部联系的责任。
稿件审理结束后,主编会将审稿人对论文的评审意见寄给通讯作者,并会明确通知通讯作者是否退稿或要求作者修改稿件。审稿人及主编对论文的评审、修改意见一般都比较具体,作者应按修改意见在规定时间内修改稿件或补充实验数据,并在给主编的信(Cover Letter)中陈述是具体如何修改的,哪些地方按修改意见作了修改,以及没按修改意见修改的原因等。
主编收到修改稿后会很快通知通讯作者是否正式录用稿件。一般情况下,按修改意见在规定时间内修改的稿件都会被正式录用,个别情况会再评审修改稿。
在这里特别指出,几乎所有的作者都有过被拒稿的经历。事实上,在作者一方如果不是需要发表文章的时限特别紧急(比如急着毕业或者要拿来做评定职称的参考),作者在第一次投稿的时候不妨把目标期刊定得稍高些。
对于SCI重复率高的这个事儿,我真建议写的时候别直接搬句子,半句也别搬。看了别的文献,自己想想这货到底说了啥,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来,一般这么写,基本重复不了。宁可后期拿去语言润色,也比被说plagiarism强吧
一般而言,文章similarity index 20%以内,而且没有整句一样的重复,文章就可以投稿,99.9%的期刊可以通过。
Springer某杂志,我看过主编拒过similarity index 43%的文章,但是有一篇36%的文章通过了,二者的主要区别就是有没有整句的重复,或者有没有连续几句完全一样的重复。
至少杂志是否查重,可以去杂志的主页去看,很多杂志明确说了会对所有的文章查重。
一般来说,SCI论文的方法部分比较容易重复,期刊编辑也会相对网开一面,但是正文中的引言、结果和讨论部分,一定要自己原创。一般来说连续出现3-5个单词重复,则算是重复。但是查重软件没有那么聪明。专业词组,甚至是一个单词有时也会算作重复,所以我对turnitin的查重报告是要检查里面具体的重复部分,在哪个部分以及具体哪些重复,而不是只看最后的总重复率。
类似像Elsevier(爱思维尔)出版商对学术道德比较严格,如果发现抄袭,则会在“抄袭”论文的每页上印上红色的“Retracted (撤回)”,再加上一条抄袭的官方通知。重复率的上限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一般来说10-15%,而且严格限制在引言、结果和讨论部分的重复。
如果自己不放心,建议先检查重复率(价格也超便宜),对于重复的部分,如果自己写作能力不错,自己通过变换句式等来改;但是如果自己觉得困难,那就请专业人士来改写。至于你提到的专业术语,则保持固定搭配即可。
前几年还不大严格,师兄师姐们投SCI都没查重,都顺利发表了。但最近两年不大一样了,我们实验室和旁边实验室都有因为重复率问题,被编辑退稿的案例。
现在投稿前,都会根据同学推荐的turnitin国际版进行查重的。查完改完再投稿的话,就没再促销重复率问题被退稿的情况发生了。根据对查重报告的研究,查重的话一般五六个单词重复就会被系统标注重复,改重复率的话,确实很困难,因为感觉很多都是自己写的,这个需要耐心降重。有时候觉得降重比写论文还难,ε=(´ο`*)))唉
一般sci查重要求严一些,一般要求10%左右。如果是国外的sci一般采用Turnitin()进行查重。Turnitin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支持全球140多个国家,30多种语言(包括英文、中文、韩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的论文检测,目前已有15000多个机构,超过160万名教师和2600万名学生在使用,可用于检测学位论文、课堂作业,以及SCI、EI等投稿检测;
如果是国内的sci期刊投稿,最好再用一下知网查重系统,毕竟国内知网最权威,杂志社用的也比较多。知网期刊论文检测系统(AMLC/SMLC)针对编辑部来稿,已发表文献,学校、事业单位职称论文检测。结果和期刊杂志社一致!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