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写作专题第一期:论文结构。在学术界,存在这样的一个古老名言“publish or perish”,即要么发表,要么灭亡。
在以论文为最主要的学术评价体系的今天,这名言对生物医学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依旧适用。例如,职业前景,资助申请,国自然项目申请,甚至硕士、博士等学历的毕业资格要求,都离不开论文,特别是SCI论文。可见,SCI论文的重要性。
如我们所知,SCI论文的产生往往需要两部分,一是前期实验/临床数据的研究成果,二是SCI论文的写作。前一部分依课题组情况而定,后一部分是各种SCI论文发表的必经之路——论文写作。
因此,笔者想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来个SCI论文写作的专题,大致会有9到10期的推送,欢迎期待。
毫无疑问,首当其冲的是语言这关。Sci论文的期刊基本全是英文期刊,这就决定了国内很多研究人员在文章投稿时或来回修改时都被杂志方提出的文章语言润色的要求。
实验内容就已经够折腾研究者了,那么时间上并不充分,另外,写作培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使得许多年轻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生期间接受专业的培训,不太现实,只能现学现写。
有个经典的问题:你是否认为你的工作值得根据其科学价值来判断,而不是因为质量低劣的写作以及混乱的数据呈现而被拒绝?
所有标题都应明确说明正在研究的主题。与主题一起,标题应选择以下项目中的1或2个:方法,结果,结论,数据集或研究类型,以形成标题。
摘要部分因期刊要求而异。一般而言,通常用这些项目进行组织:背景,方法,结果和结论。
1.背景:了解科学问题是什么以及你想要回答的问题;2.方法:提供一个非常简短的可说明的你用于调查研究问题的主题或方法;3.结果:仅给出核心结果或研究的主要发现;4.结论:描述你的发现的重要性,它们的含义以及它们对该领域的影响。推荐阅读:分类变量!
背景对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论文投稿过程中,背景部分须让审稿人“迷上”,想要阅读更多内容,并思考自己,“我怎么没想到这个?”。这样的Introduction无疑是成功的。
在Introduction部分,解释为什么你进行了这项研究,你借此希望用它来实现什么,以及它如何构成对该主题的现有证据体系的有用补充。
第1段:展开背景。解释这项研究对公共卫生,科学或技术的重要性,告诉读者或审稿人这个主题如何重要。
第2段:说明问题。在这个背景下,说明哪方面需要突破,解释本研究试图去填补或解决的已证实或争议中的科学“漏洞”。
Methods部分,则旨在提供在相同数据的情况下,允许其他人重新创建分析所需的信息,即可重复的方法,尽管大部分难以重复(手动狗头)。
它应准确描述了如何收集,组织和分析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数据。方法部分描述了进行研究的过程,从如何选择样本到使用哪种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
在结果部分,不需要描述具体方法,只需给出结果,同时,也没有必要评论或解释。因此,诸如“surprisingly”或“interestingly”之类的短语,通常被认为在结果部分中是不合适的。
同样地,理论上,你须为方法部分中概述的每个方法描述结果,与方法相同的顺序显示结果,以便论文更易于遵循和阅读。
Discussion部分,着重解释结果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结合同一主题上已经在观察和被证实的报道的广泛图景。
讨论部分,应首先简要回顾一下你研究的主要发现,最好使用与背景(in the introduction)和方法(in the methods)相同的表述,然后解释研究结果。(在解释时不要简单地重复结果,或者过度解释。)
下一步,将结果与其他报告结合起来,是讨论的重要部分。你的结果与文献中的其他报告相比如何?如果你的发现不同,你有任何合理的解释吗?应讨论任何特别令人惊讶或有趣的发现,并提出可能的解释。此外,应该超越对个别结果的关注,以解释当所有研究相结合分析时的总体意义。
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你用作准备假设的基础的所有来源,并建立了你的研究基础。这些参考文献将支持你的工作,并将其置于同一主题的其他研究的背景下,同时,为希望进一步阅读该主题的读者提供指导。
事实上,判断何时需要引用参考文献是个新手的难题。基本上,任何来自其他来源的想法或事实都需要由参考文献支持。然而,需要引用其他人创造的想法,或者更具体的短语或名称(例如,患有“McConnell Sign”的患者 – 描述McConnell标志的论文应在此引用)。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