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泌尿系统 病程较久者将出现肾功能衰竭。如果嗜铬细胞瘤位于膀胱,则排尿时可能引起高血压发作。
五、代谢紊乱 糖耐量曲线呈糖尿病型者约占60%,半数病人呈高脂血症,部分病人血钾偏低,近半数患者基础代谢率偏高,故患者多消瘦。
六、其他 经常有头痛、失眠、烦澡、焦虑等症状,高血压可诱发脑血管意外,亦为本病和重要死亡原因。少数病人可于腹部触及较大的包块-嗜铬细胞瘤。触压时可引起高血压发作,但较大的嗜铬细胞瘤多无显著的内分泌功能。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尿香草基杏杜酸(VMA) 对于持续性高血压型和每日频繁发作的阵发性高血压型患者可测24小时尿VMA排出量,正常人为<32μmol/24h(<5.8mg/24h),高于50μmol/24h(9.1mg/24h)为可疑,两次以上高于100μmol/24h(18.2mg/24h)则有诊断意义。在偶然有短暂发作者,可以测包括发作期的3小时内尿VMA含量与间歇期3小时尿VMA含量对比。如显著升高也是有意义的。
二、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测定 由于反馈关系,均呈显著低值,在鉴别高血的病因方面有较好价 值。
三、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甲氧基肾上腺素(MN)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测定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如果多次测定,NMN明显升高,而MN接近正常,则提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较大。
进行以上各项检查时必须停用一切影响儿茶酚胺类的药物,以免影响测定的可靠性。
四、诱发试验 对观察期间无发作者可进行诱发试验,血压过高者禁用。检查前必须停用降压药和镇静剂7~10天。方法:病人平卧安静休息,静脉注射组织胺0.025-0.05mg(相当于磷酸组织胺0.069-0.138mg)或胰高血糖素0.5~1mg,每30秒测血压一次,5分钟后每分钟测一次。血压升高6.0/2.7kpa(45/20mmHg)以上阳性。注意事项①有发生药物过敛和组织胺反应的可能,②可因血压急骤升高,导致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的可能。③低血压,休克。因此进行此项检查时应使用血压监护,准备好酚妥拉明注射液和除颤器,以防意外。阳性率约50%,假阳性率约10%,也可以用酪胺0.5~2.0mg静注,代替组织胺,副作用较轻,但假阳性率约15%。
五、酚妥拉明试验 准备情况同激发试验,适用于血压高于24/14kpa(180/106mmHg)。者,将酚妥拉明5mg稀释于生理盐水10~20ml内,缓慢静注,每30秒钟测血压一次,5分钟后每分钟一次。如果血压下降不明显,可以加快注射速度。如果血压下降超过4.6/3.3kpa(36/25mmHg)者为阳性。血压降低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假阴性率较低,但假阳性率较高,尤其是近期曾服用降血压剂如利血平、胍乙啶者,易出现假阳性。注意事项:可能发生血压显著降低,血容量不足,呈休克状态,引起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
六、定位检查 主要为影像学方法,如B型超声波检查、CT扫描、磁共振显像等,也可以做血管造影检查,但对位于肾上腺者有意义。由于肾上腺外肿瘤可以作腔静脉导管、分段采血测定儿茶酚胺(MN及NMN),以大致估计肿瘤部位。这在间歇期无意义。
特别部位嗜铬细胞瘤可因特别症状及局部检查而发现。如直肠后者多于排便时发,钡灌肠可以发现包块。位于膀胱者经常于排尿时发作,膀胱镜检查多有所发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血压阵发性或持续性显著升高,超过28/kpa(220/106mmHg),伴随交感神经症状,经实验室检查证实,诊断并不困难(有时定位诊断较难)。应与其他病因的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相鉴别。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安静休息,避免对包块或可疑部位过重触压,以减少发作。加强护理,随时做好处理高血压危象及急性心衰的准备。
二、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 首选的α受体阻滞剂如苯苄明(苯苄胺),每天10~60mg分二次口服,作用持续24小时至5天。用药时血管收缩现象消失,故应同时纠正血容量不足。由于本药作用持续时间长,对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须于术前2-3天停用,以免术中出现难控制性低血压和休克。术前和术中应用酚妥拉明(Rigitine)持续静滴控制血压。主要副作用为鼻粘膜充血、鼻阻。高血压危象时,用酚妥拉明5mg静注,输液速度根据血压调节。
β-受体阻滞剂:应用时必须先使用α受体阻滞剂1~3天,否则β受体阻滞剂消除了儿茶酚胺β受体的血管扩张作用后,α受体的收缩血管作用不再受到拮抗,使血压更进一步升高,甚至出现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必须严格注意。
三、儿茶酚胺阻滞剂 α甲基酷氨酸可与酪酸相竞争,抑制酪氨酸羟化酶,阻滞了儿茶酚胺的合成。剂量为每日600-1200mg。可能出现嗜睡、焦虑、震颤、口干、溢乳等副作用,持续用药数月后疗效渐差。
四、补充血容量 控制血管的过度收缩后,必须及时补充血容量,晶体溶液仅能短时间维持血容量,胶性液体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如全血、血浆、代血浆等,为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五、手术治疗 能或基本能定位的嗜铬细胞瘤均应手术切除,或施探查手术。术前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纠正血容量不足,控制糖代谢紊乱。术中配合使用酚拉明和多巴胺静脉滴注,以保持血压稳定。如切肿瘤的主要静脉后血压应立即下降,不降则应考虑多发性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给予探查。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