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蛋白转换率:体内组织器官蛋白质的缺乏程度虽有不同,但合成和分解的速率都有改变。动物实验可以看出,大鼠喂以低氮饲料后,短时期内未见变化,5~6周后可下降30%。患有蛋白质-能量缺乏的儿童在开始治疗时,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速率都大于治愈的儿童。体内蛋白质缺乏时,尿素排出体外,但蛋白质不足时,仅有约3.4%变成尿素。氮的排出减少,有利于机体对蛋白质缺乏的适应。此外,①不同组织器官蛋白质的转换率。动物实验可见,大鼠喂以低蛋白或氨基酸缺乏的饲料,肌肉蛋白的转换率明显下降,而肝脏则保持较好的合成功能。以14C-酪氨酸注入无氮饲料的大鼠体内,头二日肝脏重量每日减少10%,但分数合成率(fractional rate of synthesis,FRS)无改变,而肌肉的FRS可下降1/2,但其他组织只有一般的下降。当饲料中蛋白质继续下降,肝脏的FRS和分解速率都可超出正常,但生理还可得到维持,而肌肉则相反,FRS继续下降,分解速率大于合成以致肌肉消瘦与体重减轻。可见内源性氨基酸的重新分布,有利于内脏器官组织蛋白的转换;②肌酸的转换。体内肌酸90%以上存在骨骼肌中,其代谢产物为肌酐。如肾功能正常,食物中肌酐不予考虑时,每日肌酐的生成及尿中排出量决定于肌酸体库的大小(肌肉的体积和肌肉中的浓度)及分解成肌酐的速率。所以利用肌酐排出量可预测肌肉体积。不过,肌肉中肌酸的浓度和肌酸的转换率,有个体差异。恢复期儿童肌酸的转换率每日12.53~2.63%,肌肉中肌酸含量为1.69~3.85mg·mgDNA-1。
(引自G.A.O.Alleyne et al,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1977)
治疗期中能量的需要:能量的摄取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恢复的决定因素,高能量和中等量的蛋白质膳食可使体重迅速恢复。能量平衡实验表明,能量摄取(EI)=能量消耗(EE)=能量剩余(ER),ER包括组织合成和贮存体内的能量,EE包括机体活动和基础代谢的能量,为维持非空腹对象零氮平衡时的能量平衡,所需能量应超出BMR,称之为维持能量(energy for maintenance)。Spady从8名严重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在恢复期看到,代谢能量的平均摄取量(总摄取量—尿、粪、汗中丢失量)为494kJ·kgBW-1·d-1,与体重增加有高度相关,每增加体重1g需能量20kJ。维持能量为339kJ·kgBW-1·d-1,相当于完全静止和无体重增加时的每日总能量消耗,体重每增加1g所需20kJ与WHO/FAO专家委员所提出的数值相一致。能量摄取和体重增加的关系,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