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医书 > 其他医学科目 > 放射诊断学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时间:2009-07-13  来源:Med999网  作者:admin
°角。X线中心垂直射于底片上。

  正常影像(图2-18):

图2-18 正常副鼻窦,华氏位(Water)

  上颌窦 位于鼻腔两侧,为倒置的三角形透光区,左右大致,骨壁清楚,粘膜可不显影或为沿窦壁厚度不超过1mm的软组织影。

  额窦位于两眼眶的内上方,左右各一,不一定对称,正常额窦气化程度差异大,气化良好的额窦略呈花瓣状。

  筛窦位于鼻腔和两眼眶间的小蜂窝状影,为筛窦前群。筛窦后群在此位置中位于眼眶内下方并与鼻腔侧壁重迭,不易观察。

  蝶窦 因与上、下颌骨重迭而不易观察,常用颏顶位检查。

  (二)乳突侧位摄片法及其正常表现

  乳突(Mastoid)是颞骨的一部分,和中耳之间有鼓窦相通。鼓窦在中耳的后上方,大小约1cm左右的腔隙。乳突位于鼓窦之后,为一些有规律的蜂窝样气房。它们的内面都衬有一层粘膜。

  乳突体积小,结构比较复杂,与周围多种结构重迭,故需多个检查位置。常用的乳突侧位像之一为劳氏位,即双15o位。摄片时使患侧贴X线片匣,X线中心线向面及向足各倾斜15o,并经健侧外耳道后及上方各6cm处射向片匣中心。

  正常影像(图2-19)

  1.岩骨呈三角形密影,中间稍偏前可见内、外耳道重迭所致的双环影。

  2.颞颌关节位于外耳道之前。

  3.鼓窦位于外耳道后上方约1cm。

  4.岩骨后缘有乙状窦压迹形成从后向前下行的带状淡影。

  5.岩骨上缘密影包括鼓室(即中耳)盖。

  6.乳突气房发达者为气化型,气化差如颅骨板障者为板障型,介于两者之间者为混合型。

图2-19 乳突,劳氏位

1.外耳道 2.内耳道 3.鼓 窦 4.乳突气房 5.乙状窦压迹

6.耳 廓 7.鼓室盖 8.颞颌关节 9.后颅凹底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第三节 颅脑CT诊断-放射诊断学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放射诊断学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
  • 第四节 胃肠道常见疾病-放射诊断学
  • 第五节 肺部常见病-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放射诊断学
  • 第五节 急腹症-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放射诊断学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第一节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放射诊断学
  • 最新文章
  •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X线检查的基本
  • 第二节 X线诊断原则-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放射诊断学
  • 第四节 X线防护-放射诊断学
  • 第二章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第一节
  •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第四节 骨与关节外伤-放射诊断学
  • 第五节 常见疾病X线诊断-放射诊断学
  • 第六节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放射诊断
  • 第七节 颅脑常见病-放射诊断学
  • 第八节 副鼻窦炎及乳突炎-放射诊断学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