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内皮细胞受损时,血小板与内皮下结缔组织中的胶原接触后可以产生胶原诱导的促凝活性,此时,因子Ⅺ可不通过Ⅻa而直接被激活,从而推动凝血连锁反应,引起DIC。
表9-1不同的人体组织中凝血因子Ⅲ的含量
二、组织严重破坏使大量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在外科大手术、严重创伤、产科意外(如胎盘早期剥离、宫内死胎等)、恶性肿瘤或实质性脏器的坏死等情况下均有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所以大量促凝物质入血(表9-1),其中尤以组织凝血活酶(tissue thromboplastin,即凝血因子Ⅲ,或称组织因子)较多。这些促凝物质可通过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引起凝血。
组织因子是一种脂蛋白复合物,含有大量磷脂。当它进入血浆后。血浆中的钙离子将因子Ⅶ连接于组织因子的磷脂上,形成复合物,后者可使凝血因子X活化为Xa,并与Ca2+、因子V和血小板磷脂相互作用而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然后通过与内源性凝血系统后阶段相同的途径,完成凝血的化学反应(图9-1)。
以宫内死胎为例,当胎儿的坏死组织在子宫内滞留超过5周,DIC的发生率可达50%左右,这是因为坏死的胎儿组织释放组织因子,后者大量进入母体循环,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此外有人证明,当肿瘤组织坏死时,释放出一种蛋白酶,如某些腺癌能分泌一种含有唾液酸的粘蛋白,它可直接激活X因子,从而启动凝血连锁反应。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