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科技|生活

种内变异如何促进群落物种共存研究获进展

时间:2018-05-29  来源:本站  作者:

  群落物种共存机制是生态学家长期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负密度制约机制通过维持种内负作用强度大于种间负作用强度来促进群落物种的稳定性共存。以往的研究表明负密度制约机制在热带森林群落中普遍存在,但是该类研究通常只考虑种间的生态学差异,即假设种内个体在生态学上等价,而忽略了种内个体间的差异在种内和种间个体共存上的作用。那么种内变异又是如何促进群落物种共存的呢?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群落构建与物种共存研究组的博士研究生邵晓娜在研究员林露湘和副研究员李巧明的指导下,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科研人员Calum Brown、美国马里兰大学科研人员Nathan Swenson等合作,开展种内个体间遗传距离、种群空间分布与个体生长和存活的关系研究。以椆琼楠(Beilschmiedia roxburghiana)为例的阶段性研究发现,遗传距离较近的个体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同时,目标个体与遗传距离较近的同种个体为邻时生长率下降。该研究证实了散布限制通过降低局域尺度的遗传多样性来提高负密度制约强度,种群通过遗传距离调节种内个体之间的负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群落种内和种间个体的共存。

  未来的研究需要建立更多的类似研究案例,并进一步探讨遗传距离与负相互作用之间关系的机理。 相关研究结果以Intra-specific relatedness, spatial clustering and reduced demographic performance in tropical rainforest trees为题已在线发表于国际生态学期刊Ecology Letters上。

  该研究得到中科院B类先导科技专项培育项目(Grant No. XDPB02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Grant No. 2014CB954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445, 31570430, 31370267)、中科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Grant No. 2015CASEABRI004)和版纳植物园一三五专项突破一(No. 2017XTBG-T01)的资助以及中科院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提供的数据支持。(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人体自救九大奇招:时刻检查心脏健康的
  • 从书写字迹看性格的不同
  • 吃鸡蛋5大误区
  • 专家建议七种食物必须吃
  • 美报:年轻科学家,去中国吧!
  • 最实用的5个刷牙诀窍
  • 夏日午休4个误区:午饭后不要立刻睡
  • 英国媒体评出全球29项最新环保科学技术
  • 揭密5种睡姿与疾病的神秘关系
  • 专家称女性用电脑过度易致电脑脸
  • 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知识孩子长大
  • 两眼间距决定是否漂亮 女性最完美面孔
  • 最新文章
  • 人工智能识别健康和发病土壤
  • 科学家找到消除成瘾记忆的“橡皮擦”
  • 模型预测哪些儿童有肥胖风险
  • 青蛙是怎么变绿的
  • 科学家揭示随机光场中涡旋导致相干性退
  • 研究揭示造山型金矿流体来源和演化
  • 伊辛模型研究自旋玻璃获进展
  • 首例新冠母婴传播被证实
  • 压力升高促使二维钙钛矿发光性能提升
  • 海龟惊世航海壮举依赖粗糙的天然“地图
  • 木质文物保存状态可实现无损评估
  • 科学家研究证实每晚睡6-7小时可预防痴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