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苏发兵研究员团队和华东理工大学龚学庆教授团队合作,以暴露特定晶面的亚微米级Cu2O晶体作为模型催化体系,采用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在分子原子水平初步揭示了罗乔反应中铜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他们首先通过模拟有机硅单体合成工艺实验发现了具有最高M2选择性和收率的催化剂——暴露{100}晶面的Cu2O立方体,之后采用理论计算揭示了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一氯甲烷在{100}晶面上具有更强的解离吸附。这项工作不仅揭示了Cu基催化剂在罗乔反应中微观尺度上的催化机理,而且提供了一种通过调控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暴露晶面来提高反应选择性的新理念,有助于有机硅工业中Cu基催化剂的研制和革新。相关结果于2018年5月1日发表在Journal of Catalysis[Impact of the Cu2O microcrystal planes on active phase formation in the Rochow reaction and a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ction mechanism.]。纪永军副研究员,龚学庆教授,钟子宜教授和苏发兵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李晶博士和尹莉莉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rant No. 21506224)等项目支持。 (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