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科技|生活

美国培育出人造精子卵子 生育或将一人完成

时间:2009-11-24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不祥

  今日视点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瑞尼·瑞杰·佩拉研究小组在10月29日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已经找到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混合秘方,令人类的胚胎干细胞变成生殖细胞,从而在实验室培育出原始的精子和卵子。科研人员预计,5年后制造人类精子和卵子的技术会更加成熟。

  科学家表示,这项突破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孕育和发展过程、遗传病的形成原因,并找到新方法治疗不孕不育。也有科学家表示,新研究可能让生孩子成为一个人的事情。该项研究也引发了许多道德和伦理争议,很多人担心可能会出现“人造婴儿”。

  人造精子和卵子

  佩拉表示,生殖细胞太少或生殖细胞的质量不过关是导致人类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而这一切都出现在子宫中,科学家很难看到。所以,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究人类的生殖细胞是如何产生的,需要什么基因。但人类的生殖周期不可能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因为人类生殖所需要的基因只有人类才具备。

  佩拉实验室的一位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将生殖细胞从几天大的胚胎干细胞中分离出来的方法。研究人员在胚胎细胞中加入一个发光基因,该基因会在生殖细胞活跃时制造和发出绿色荧光蛋白。随后,研究人员将生殖细胞分离出来,并操控多个有关基因,结果发现,DAZ、DAZL和BOULE三个基因在将干细胞转化成不成熟的生殖细胞方面功不可没。其中,DAZL基因是将胚胎干细胞转化成生殖细胞的关键,DAZ和BOULE基因则与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有关。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29日报道,实验室培育出来的精子有头部和短的尾部,已经足够成熟,可以进行受精;培育出来的卵子虽然还不那么成熟,但比以前培育出来的卵子要成熟很多。

  佩拉表示,了解了各有关基因的作用后,或可开发出基因疗法,帮助不孕不育人士制造精子或卵子,令他们能自然生育。

  英国生育协会秘书、谢菲尔德大学男性生育专家艾伦·帕西表示:“我个人认为不可能在实验室制造出精子,这项研究可能最终让我们找到治疗男性不育的方法,找到一些药物或者基因来刺激精子的自然生长。”

  精子和卵子皮肤造?

  《每日邮报》在报道中指出,现在佩拉团队是使用胚胎干细胞培育精子和卵子,他们希望下一步使用成人的皮肤细胞来培育精子和卵子。科学家已经找到方法,让皮肤细胞变成像干细胞一样的万能细胞,若加上新研发的培育生殖细胞的技术,即可用皮肤细胞培育人工精子和卵子。也就是说,男性可用皮肤细胞造出卵子,女性则可用皮肤细胞造出精子。

  另外,使用人体自身的皮肤细胞也意味着实验室培育的精子或者卵子不会与人体排斥。然而,根据《每日电讯报》10月29日报道,精子要经过减数分裂Y染色体,由于女性细胞中沒有男性的Y染色体,科学家对能否使用女性的皮肤细胞制造出精子表示怀疑。

  佩拉也称,用人造精子和卵子生育,牵涉很多安全、道德和法律问题,预计5年后才会成真,现在她的研究焦点是用这种方法揭开不孕不育之謎。

  安全和伦理引争议

  人造精子和卵子的诞生,可能会改变人类的生育面貌,也引发了很多安全和伦理方面的争议。

  《每日邮报》的报道指出,英国生殖伦理评论家约瑟芬·昆塔瓦莱警告说,人造精子和卵子通常有缺陷,而且会将这种缺陷遗传给后代。

  英国保护未出生儿童协会的安东尼·奥兹米克指出:“利用人造受精卵培育出来的婴儿,将有可能破坏甚至扭曲家庭成员间的人伦关系。不顾基本的伦理道德,用医学技术制造出人类生命,根本就算不上是科技进步。”

  佩拉也表示,在未来,使用人造精子或者卵子都要遵守一定的准则。英国2008年公布的人类繁殖与胚胎法案也禁止使用人造精子和卵子。

  今年7月份,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宣称从胚胎干细胞中培育出了成熟精子,但在同行质疑研究有错误的情况下,论文被撤回。该研究团队也在老鼠身上进行了类似的实验,老鼠也繁殖出了后代,不过没多久就死了。(刘霞)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人体自救九大奇招:时刻检查心脏健康的
  • 从书写字迹看性格的不同
  • 吃鸡蛋5大误区
  • 专家建议七种食物必须吃
  • 美报:年轻科学家,去中国吧!
  • 最实用的5个刷牙诀窍
  • 夏日午休4个误区:午饭后不要立刻睡
  • 英国媒体评出全球29项最新环保科学技术
  • 揭密5种睡姿与疾病的神秘关系
  • 专家称女性用电脑过度易致电脑脸
  • 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知识孩子长大
  • 两眼间距决定是否漂亮 女性最完美面孔
  • 最新文章
  • 人工智能识别健康和发病土壤
  • 科学家找到消除成瘾记忆的“橡皮擦”
  • 模型预测哪些儿童有肥胖风险
  • 青蛙是怎么变绿的
  • 科学家揭示随机光场中涡旋导致相干性退
  • 研究揭示造山型金矿流体来源和演化
  • 伊辛模型研究自旋玻璃获进展
  • 首例新冠母婴传播被证实
  • 压力升高促使二维钙钛矿发光性能提升
  • 海龟惊世航海壮举依赖粗糙的天然“地图
  • 木质文物保存状态可实现无损评估
  • 科学家研究证实每晚睡6-7小时可预防痴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