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科技|生活

吃隔夜菜真会致癌吗?

时间:2010-07-10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紫色的嘴唇

   但凡关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听过隔夜菜致癌的说法。在网络、报刊上甚至有某人吃了隔夜菜被送进急救室的报导。许多专家也纷纷解释,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热一次,致癌物增加几十倍。那么,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们又从何而来?隔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蔬菜,又该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隔夜菜致癌的真相

隔夜菜真的会致癌吗

  致癌物,不可避免的存在

  氮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植物的生长必须要有氮肥。植物吸收环境中的氮,通过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合成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硝酸盐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步骤之一。植物体内有一些还原酶,可以把一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所以,所有的植物中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现在的科学研究结果一般认为硝酸盐本身是无毒的,而亚硝酸盐如果大量进入人体的话,可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血液失去携带氧的能力,从而出现缺氧症状,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对亚硝酸盐更广泛的忧虑还在于它在人体内可能转化成亚硝胺,而后者是一种致癌物。

  我们的所有饮食,水、肉、蔬菜、水果等,都不可避免地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根据欧美等国的统计,在正常饮食中,蔬菜是硝酸盐最主要的来源,而亚硝酸盐往往跟硝酸盐的转化相关。在植物性食物中,又以绿叶蔬菜的含量最高。

  不过,在正常情况下,蔬菜中的这些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距离危害人体的剂量还有相当的差距。而且,蔬菜对人体健康有着许多明确的好处。所以,科学界、食品卫生机构还是推荐人们多吃蔬菜。

  这样,我们关心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在获得蔬菜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尽量减少可能的危害?

  隔夜菜,与夜无关

  晚上炒了一盘菜,没吃完,第二天再吃,当然就叫隔夜菜。不过,正如有人问的:如果我半夜吃呢?如果我早晨炒了,晚上吃呢?

  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说,隔不隔夜不是问题所在。问题的实质是做好的菜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我们担心的是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这个转化过程可以由蔬菜中本来的还原酶来实现,不过在菜被加热做熟的过程中,这些酶失去了活性,这条路也就被截断了。另一种途径是细菌的作用,本来蔬菜被煮熟,其中的细菌也被杀得差不多了。但是在吃的过程中,筷子上会有一些细菌进入菜中;在保存过程中,一些空气中的细菌也有可能进入剩菜中。煮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繁衍,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会大量繁殖,而繁殖过程中硝酸盐就可能转化成亚硝酸盐。

  这样的一个过程,与隔不隔夜无关,只与保存条件有关。最后菜中会有多少亚硝酸盐产生,首先取决于蔬菜本身;其次是煮熟的蔬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保存;第三才是保存了多长时间。

  不吃隔夜菜,吃什么?

  根据前面的分析,隔夜菜确实可能会产生致癌物亚硝酸盐。如果我们不吃隔夜菜,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呢?

  那得看跟什么吃法相比:

  如果我们可以每餐都买新鲜的蔬菜,做多少吃多少,那么不吃隔夜菜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把买来的蔬菜放到隔夜之后再煮,跟煮熟了之后放置隔夜相比,差别在哪儿呢?

  首先,蔬菜里的还原酶还保持活性,它们可能继续把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其次,蔬菜上的细菌依然存在,外部的细菌也依然可以进入到蔬菜里去。不过因为蔬菜是完整的,它们对于细菌的天然保护机制可能还继续起作用,所以细菌的繁殖也可能不如在熟菜中那么如鱼得水。

  毫无疑问,无论是煮成了熟菜还是把生蔬菜放到第二天再煮,菜中都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一旦产生,就无法去除。至于哪种方式产生得多,影响因素太多,除非针对每一种菜、每一种保存条件来做实验检测,否则难以得出简单的结论。

  总结:如何保存和食用蔬菜

  回到蔬菜上来。因为蔬菜对于健康有明确的好处,我们不可能因为可能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存在就不吃。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又使得很多人不可能像农民那样每顿饭从地里现拔蔬菜做来吃。对许多人来说,买一次菜吃几天也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所以,保存蔬菜就成了食品健康中很重要的问题。

  蔬菜中亚硝酸盐的产生,原料是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条件主要是细菌生长,隔夜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可以多管齐下。首先,减少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保存时间,增加买菜频率;其次,需要保存的蔬菜,洗净包好可以减少携带的细菌,煮好没吃完的蔬菜,也可以封好保存在冰箱中。

  隔夜并非亚硝酸盐产生的关键,加热也不会增加致癌物的含量。当然,蔬菜中的许多种维生素在加热的时候会被破坏,多次加热的蔬菜也比较难吃。从好吃的角度来说,隔夜菜确实比较差;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多次加热确实有一定影响;但从安全性的角度说,加热并没有什么问题。隔夜菜,也完全没有传说中的致癌能力。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人体自救九大奇招:时刻检查心脏健康的
  • 从书写字迹看性格的不同
  • 吃鸡蛋5大误区
  • 专家建议七种食物必须吃
  • 美报:年轻科学家,去中国吧!
  • 最实用的5个刷牙诀窍
  • 夏日午休4个误区:午饭后不要立刻睡
  • 英国媒体评出全球29项最新环保科学技术
  • 揭密5种睡姿与疾病的神秘关系
  • 专家称女性用电脑过度易致电脑脸
  • 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知识孩子长大
  • 两眼间距决定是否漂亮 女性最完美面孔
  • 最新文章
  • 人工智能识别健康和发病土壤
  • 科学家找到消除成瘾记忆的“橡皮擦”
  • 模型预测哪些儿童有肥胖风险
  • 青蛙是怎么变绿的
  • 科学家揭示随机光场中涡旋导致相干性退
  • 研究揭示造山型金矿流体来源和演化
  • 伊辛模型研究自旋玻璃获进展
  • 首例新冠母婴传播被证实
  • 压力升高促使二维钙钛矿发光性能提升
  • 海龟惊世航海壮举依赖粗糙的天然“地图
  • 木质文物保存状态可实现无损评估
  • 科学家研究证实每晚睡6-7小时可预防痴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