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科技|生活

科学家找到光疗抗抑郁的神经通路新机制

时间:2019-03-11  来源:本站  作者:

  

   久久不见太阳的你会感到郁闷吗?光线确实会影响情绪,甚至还可以作为抑郁症的解药。如今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不仅是季节性抑郁患者,光疗对重度抑郁、产前产后抑郁等非季节性抑郁患者也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光究竟是如何调节情绪的?近日,来自暨南大学的研究者在小鼠脑内找到了一条从视网膜到大脑外侧缰核的神经通路,为人们进一步理解光疗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相关研究于2月19日发表于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神经元》。 我们在小鼠中发现的这条神经通路,很可能在包括猴子和人在内的多个物种中具有高度一致性,未来我们准备通过改变光的强度、亮度和颜色等参数,设计出效果更好的光疗方式。论文通讯作者、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副研究员任超然表示。 影响情绪的火山口 尽管难度很大,但研究者离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真相越来越近。此前有研究发现,大脑中外侧缰核的活动异常和抑郁情绪的产生有密切关联。 外侧缰核是上丘脑的一部分,可以看作是产生抑郁症状的‘火山’。当人或动物受到消极、负面刺激时,外侧缰核中的神经细胞活动会发生异常。抑郁症患者大脑的外侧缰核区较常人更活跃。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之一、暨南大学博士黄鲁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若要缓解抑郁情绪,就得想办法让外侧缰核这个火山口冷却下来。 在各种治疗抑郁症的手段中,光疗因副作用小、成本低廉而受到关注。任超然等人在研究中发现的神经通路,就能证明光信号真的能让外侧缰核不再调皮。 这之中的转化过程可不简单。 我们发现视网膜中负责调节情绪的M4型节细胞在接收到光线后,会把光信号投射到大脑中的外侧膝状体——这是光线到大脑信息转化的枢纽、视觉系统的‘中央车站’。在这里,一种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神经细胞被激活,进而稳住异常活跃的外侧缰核。黄鲁介绍道。 追踪神经网络 大脑中的神经网络密密麻麻,神经通路众多,经过视网膜投射到外侧缰核的神经元也是数不胜数。研究者又是如何确定光信号流转的路径的?这就要用到神经通路示踪技术。 能够感染神经细胞、并且沿着神经通路传播的病毒被称作嗜神经病毒,被削减毒性、强化特异性之后的嗜神经病毒可以实现对特定类型神经元的追踪,可谓科学家追踪神经通路的一大利器。 用这个方法,就能知道两个神经核团之间具体是哪些神经元在交头接耳。 任超然等人利用病毒标记进行追踪,发现了视网膜-外侧膝状体-外侧缰核这一光信息传导通路。并利用化学遗传学方法逐级关掉通路的开关,以检验其有效性。最终发现通过光疗激活特定神经通路,的确可以抑制外侧缰核的异常活动,减少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让光疗法更有效 这一研究有望为光疗策略的优化及推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教授胡海岚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式,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如药物治疗有副作用、起效慢,且不一定对所有患者有效。光疗作为物理治疗方式的一种,在临床实验中被证明能缓解不同类型的抑郁症状。 但目前光疗抗抑郁作用的神经机制还未明确,光疗的应用范式也存在争议。胡海岚表示,因此,弄清与抑郁相关的光信息传导通路,有助于回答光疗为何能缓解抑郁这一关键科学问题。 任超然表示,未来,课题组将通过核磁共振等方法,继续验证这一神经通路在人脑中发挥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光疗也并非无往不利的治疗手段。若想产生治疗效果,首先依赖于特定神经通路的完整,且需要长时间坚持接受光疗干预,从而使得相应神经通路发生生理性改变。对于并非由于外侧缰核异常活动增多为病因的患者来说,光疗可能并不会有很好的效果。任超然说。 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席月、黄晓丹和中科院院士苏国辉为该研究共同第一作者。(来源:中国科学报 任芳言)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19.01.037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人体自救九大奇招:时刻检查心脏健康的
  • 从书写字迹看性格的不同
  • 吃鸡蛋5大误区
  • 专家建议七种食物必须吃
  • 美报:年轻科学家,去中国吧!
  • 最实用的5个刷牙诀窍
  • 夏日午休4个误区:午饭后不要立刻睡
  • 英国媒体评出全球29项最新环保科学技术
  • 揭密5种睡姿与疾病的神秘关系
  • 专家称女性用电脑过度易致电脑脸
  • 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知识孩子长大
  • 两眼间距决定是否漂亮 女性最完美面孔
  • 最新文章
  • 人工智能识别健康和发病土壤
  • 科学家找到消除成瘾记忆的“橡皮擦”
  • 模型预测哪些儿童有肥胖风险
  • 青蛙是怎么变绿的
  • 科学家揭示随机光场中涡旋导致相干性退
  • 研究揭示造山型金矿流体来源和演化
  • 伊辛模型研究自旋玻璃获进展
  • 首例新冠母婴传播被证实
  • 压力升高促使二维钙钛矿发光性能提升
  • 海龟惊世航海壮举依赖粗糙的天然“地图
  • 木质文物保存状态可实现无损评估
  • 科学家研究证实每晚睡6-7小时可预防痴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