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科技|生活

“旅行者2号”星际穿越首批数据发布

时间:2019-11-07  来源:本站  作者:

  

 

  

本周出版的《自然—天文学》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报道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在星际空间发回的首批数据。

  

这些论文确认了旅行者2号探测器于2018年11月5日进入星际空间,其当时与地球的距离是地球和太阳距离的119倍。(当时旅行者1号探测器距离太阳216亿公里;旅行者2号探测器则距离这颗恒星180亿公里)

  

论文还阐述了日球层顶的具体性质——日球层顶是太阳系的最外层结构,也是日光层和星际空间之间的边界。

  

旅行者2号探测器是第二个穿越日光层边界的探测器。而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2012年进入星际空间,传回了非常宝贵的日球层顶数据。但是,由于探测器上的等离子体设备损坏,研究人员无法收集到那次穿越的完整数据。

  

现在,作为人类最遥远的使者,这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都航行在太阳的影响范围,即日光层之外。日光层犹如宇宙中的一个巨大气泡,太阳及太阳系行星等处于气泡内。该探测任务也成为NASA运行最久的太空探索任务。

  

旅行者2号探测器当时发回的信号比旅行者1号探测器的信号要清晰得多,后者波动的信号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

  

这些信号以光速从它目前位置需要约16.5小时才能传回地球,而从地球传到太阳只需约8分钟。

  

此次发表的这5篇论文报道了旅行者2号探测器进入星际空间时的初步测量数据,并重点比较了与旅行者1号穿越的异同之处。

  

不同于旅行者1号探测器,旅行者2号探测器上的设备数据显示日光层的边界更薄更平滑,之后的星际磁场也更强。

  

在其中的一篇论文中,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天文学家John Richardson和同事认为,穿越日球层顶发生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而最靠近日球层顶的星际介质比预期的更热,也更多变。

  

在另一项研究中,帕萨迪纳市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Edward Stone和同事通过观测发现,日球层顶和星际空间之间有一个层,而太阳风和星际风会在这个层中相互作用。但旅行者1号探测器并未发现这个层。

  

综合所有结果,研究人员认为,旅行者1号探测器和旅行者2号探测器的部分差异可能来自于太阳活动水平的变化,其他差异则可能与探测器运行的不同轨道有关。

  

研究人员指出,星际空间的具体性质仍有待解答;离太阳更远、尚未探索过的空间结构也存在争议。

  

R. Du Toit Strauss在一篇同时发表的文章中写道,随着旅行者探测器进一步深入星际空间,它们会探索新的区域并传回新的独特数据,只有它们的直接观测才能让这些争论尘埃落定。

  

这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都在1977年发射。旅行者2号探测器先发射16天,但旅行者1号探测器的轨道更快,因此很快就超过了它的孪生兄弟。这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都访问了木星和土星,对这些巨大的气体行星进行了首次近距离探测。NASA随后改变了旅行者2号探测器的飞行路径,后者又访问了天王星和海王星,标志着人类对这两颗行星的首次探索。

  

旅行者2号探测器的最初设计寿命为5年,到现在已运行了42年。

  

对于这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是否已飞出太阳系,存在不同观点。有观点认为它们飞出日光层,就已飞出太阳系。但也有观点认为太阳系的边界是仍受太阳引力影响的奥尔特云,它的位置更遥远,旅行者2号探测器可能还需300年才能接近奥尔特云,可能还需3万年才能飞出奥尔特云。

  

NASA之前曾表示,这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携带有关于人类文明的声音、图片和影像,有望在数十亿年后仍然在宇宙传递人类文明的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 赵熙熙)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0-019-0928-3

  

https://doi.org/10.1038/s41550-019-0929-2

  

https://doi.org/10.1038/s41550-019-0918-5

  

https://doi.org/10.1038/s41550-019-0920-y

  

https://doi.org/10.1038/s41550-019-0927-4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人体自救九大奇招:时刻检查心脏健康的
  • 从书写字迹看性格的不同
  • 吃鸡蛋5大误区
  • 专家建议七种食物必须吃
  • 美报:年轻科学家,去中国吧!
  • 最实用的5个刷牙诀窍
  • 夏日午休4个误区:午饭后不要立刻睡
  • 英国媒体评出全球29项最新环保科学技术
  • 揭密5种睡姿与疾病的神秘关系
  • 专家称女性用电脑过度易致电脑脸
  • 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知识孩子长大
  • 两眼间距决定是否漂亮 女性最完美面孔
  • 最新文章
  • 人工智能识别健康和发病土壤
  • 科学家找到消除成瘾记忆的“橡皮擦”
  • 模型预测哪些儿童有肥胖风险
  • 青蛙是怎么变绿的
  • 科学家揭示随机光场中涡旋导致相干性退
  • 研究揭示造山型金矿流体来源和演化
  • 伊辛模型研究自旋玻璃获进展
  • 首例新冠母婴传播被证实
  • 压力升高促使二维钙钛矿发光性能提升
  • 海龟惊世航海壮举依赖粗糙的天然“地图
  • 木质文物保存状态可实现无损评估
  • 科学家研究证实每晚睡6-7小时可预防痴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