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材料最基本的结构基元是晶格原子及其配位环境,它们按照一定的空间群结构进行周期性排列形成晶体。例如所有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都是由锂离子,过渡金属离子,以及阴离子的结构基元组成。一般而言,结构基元中的成键相互作用以及电子结构决定了晶体材料的内在物理化学性质,就像生命体中基因的作用一样。最近,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郑家新副教授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共同撰写了观点文章‘Structure units’ as materials genes in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分析了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结构基元是如何决定了它们内在的物理化学性质(导电性、离子迁移、结构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电荷转移性质),起到材料基因的作用。他们提出从材料结构基元这一源头,不仅将帮助我们更好更深地理解材料内在的物理化学性质,还会为我们未来理性设计性能更好的电池材料提供指导,就如生命科学中的基因工程一样来调制材料中的基因(结构基元)。(来源: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