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科技|生活

科学家发现获得高强度金属新途径

时间:2020-02-27  来源:本站  作者:

  

  

   最近,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斌与重庆大学教授黄晓旭带领的研究团队在高压下发现了纳米镍持续强化的现象,以及3纳米镍在高压下的强度可达到普通商用镍强度的10倍之多。

  

   该研究为获得高强度金属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高压细晶强化。相关研究日前发表于《自然》杂志。

  

   通常情况下,晶粒越小,其强度越高。但是,科学家通过计算发现,当晶粒细化到大约15~10纳米以下时,纳米金属的强度不再增加,反而减小——表现出软化现象。对于晶粒更细(小于15纳米)的纳米金属,伴随尺寸是否会变软或更强一直是一个谜题。这是因为传统实验手段对如此细小材料强度的测量面临极大的挑战。

  

   该研究团队率先将一种用于地学矿物研究的技术引入到纳米材料的压缩变形研究。他们对200纳米至3纳米(总共8个晶粒尺寸)的金属镍进行了高压下的形变对比研究,发现金属镍的压缩强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而持续增加,3纳米镍样品的强度可以达到传统镍强度的10倍之多。

  

   进一步的理论计算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测量表明,20纳米以下的样品中出现的偏位错以及高压对晶界塑性形变的极大抑制是小尺寸样品强化的关键。研究人员在另外两种金属金和钯中也观测到了类似的细晶强化现象。因此该研究提供了一种获得高强度金属的普适途径——压缩纳米金属获得高强度。

  

   以前的研究表明,纳米晶细化到一定尺寸会软化。我们的研究表明压缩可以有效压制纳米晶界的塑性变形,从而抑制了软化,因此可以帮助我们获得高强度的纳米金属材料。陈斌解释说,制备出实用的高强度纳米金属应该不会遥远了。

  

   据了解,陈斌团队一直致力于纳米材料高压下的形变研究。他们曾首次实验观测到3纳米的金属镍中依然存在位错滑移的变形机制,并利用高压微区劳厄X射线衍射法,首次观察到纳米金属颗粒转动幅度的临界尺寸。

  

   该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周晓玲、冯宗强、朱林利、许家宁。(来源:中国科学报 闫洁)

  

  

图片说明:纳米颗粒越细,变形越小,即强度越高。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036-z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人体自救九大奇招:时刻检查心脏健康的
  • 从书写字迹看性格的不同
  • 吃鸡蛋5大误区
  • 专家建议七种食物必须吃
  • 美报:年轻科学家,去中国吧!
  • 最实用的5个刷牙诀窍
  • 夏日午休4个误区:午饭后不要立刻睡
  • 英国媒体评出全球29项最新环保科学技术
  • 揭密5种睡姿与疾病的神秘关系
  • 专家称女性用电脑过度易致电脑脸
  • 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知识孩子长大
  • 两眼间距决定是否漂亮 女性最完美面孔
  • 最新文章
  • 人工智能识别健康和发病土壤
  • 科学家找到消除成瘾记忆的“橡皮擦”
  • 模型预测哪些儿童有肥胖风险
  • 青蛙是怎么变绿的
  • 科学家揭示随机光场中涡旋导致相干性退
  • 研究揭示造山型金矿流体来源和演化
  • 伊辛模型研究自旋玻璃获进展
  • 首例新冠母婴传播被证实
  • 压力升高促使二维钙钛矿发光性能提升
  • 海龟惊世航海壮举依赖粗糙的天然“地图
  • 木质文物保存状态可实现无损评估
  • 科学家研究证实每晚睡6-7小时可预防痴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