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科技|生活

科学家研发出具有长循环稳定性的钾电正极材料

时间:2020-03-19  来源:本站  作者:

  

  

  

   新型钾电正极材料的晶体及物相表征(a,b)、晶体结构分析(c)以及长循环性能测试曲线(d)。(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由于锂、钴等资源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锂离子电池难以满足大规模储能领域的迫切需求。钾离子电池作为潜在低成本储能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团队联合清华-伯克利国际学院研究员成会明等人,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长循环稳定性的新型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目前,钾离子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液发展较为成熟,而正极材料的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原因在于钾离子半价明显大于锂离子(1.38 vs 0.76埃),正极脱嵌钾离子时易发生晶体结构坍塌,从而导致电池性能快速衰减。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寻找具有开放式晶体骨架结构的材料,如普鲁士蓝类似物,其较大的离子扩散通道能允许钾离子的自由进出。然而,普鲁士蓝类似物的晶格结构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引入溶剂水分子,而这些水分子一方面占据了通道位置,阻碍了钾离子的扩散;另一方面易与电解液反应,造成电池容量快速衰减。

  

   鉴于此,在寻找具有开放式晶体骨架结构化合物的过程中,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高稳定开发式晶体骨架结构的氟草酸盐聚阴离子钾电正极材料(KFeC2O4F)。由于该正极材料的三维结构骨架中含有4.3x4.2埃、6.3x3.7埃等多个大尺寸通道,脱嵌钾发生的体积变化仅为7.6%,与具有高稳定性的LiFePO4 正极材料相当(~7.8%),骨架能通过呼吸允许钾离子的可逆脱嵌,同时伴随着Fe2+/Fe3+的氧化还原反应。该钾电正极材料在0.2 A g-1的电流下发挥了112 mAh g-1的可逆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2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4%,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为发展基于廉价金属的新型钾电正极材料具有借鉴意义。(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晴丹)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5044-y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人体自救九大奇招:时刻检查心脏健康的
  • 从书写字迹看性格的不同
  • 吃鸡蛋5大误区
  • 专家建议七种食物必须吃
  • 美报:年轻科学家,去中国吧!
  • 最实用的5个刷牙诀窍
  • 夏日午休4个误区:午饭后不要立刻睡
  • 英国媒体评出全球29项最新环保科学技术
  • 揭密5种睡姿与疾病的神秘关系
  • 专家称女性用电脑过度易致电脑脸
  • 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知识孩子长大
  • 两眼间距决定是否漂亮 女性最完美面孔
  • 最新文章
  • 人工智能识别健康和发病土壤
  • 科学家找到消除成瘾记忆的“橡皮擦”
  • 模型预测哪些儿童有肥胖风险
  • 青蛙是怎么变绿的
  • 科学家揭示随机光场中涡旋导致相干性退
  • 研究揭示造山型金矿流体来源和演化
  • 伊辛模型研究自旋玻璃获进展
  • 首例新冠母婴传播被证实
  • 压力升高促使二维钙钛矿发光性能提升
  • 海龟惊世航海壮举依赖粗糙的天然“地图
  • 木质文物保存状态可实现无损评估
  • 科学家研究证实每晚睡6-7小时可预防痴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