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科技|生活

红外光解离光谱成功表征炔烃烯烃分离

时间:2020-06-04  来源:爱科学  作者:

  红外光解离光谱成功表征炔烃烯烃分离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江凌研究员团队与南开大学李兰冬研究员团队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杨四海教授团队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红外光解离实验装置,成功表征了关键反应中间体,揭示了镍负载八面沸石催化剂对炔烃/烯烃化学选择性吸附分离的深层次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上。

   反应中间体的探测与表征是诠释化学反应机理的关键。然而,这些反应中间体的数量密度低、寿命短、结构复杂,对它们的实验研究非常困难,往往需要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以及对结构敏感的谱学等探测方法。江凌团队将高分辨率质谱与光参量振动激光器相结合,自主研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红外光解离光谱,可原位/在线高灵敏探测关键反应中间体的组成与结构,对诠释催化反应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低碳烯烃是化学工业中最基本的原料之一(产能接近4亿吨/年),其生产过程会引入少量炔烃杂质,对其聚合与后续加工产生极大影响。高效去除炔烃杂质、生产聚合物级低烯烃对许多工业过程非常重要,是具有极大挑战性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

   近期,南开大学李兰冬课题组设计合成了镍负载八面沸石催化剂(Ni@FAU),它在乙炔/乙烯、丙炔/丙烯、丁炔/丁二烯等分离过程中均表现出高炔烃动态吸附容量(1.58~1.80 mmol/g)与炔烃/烯烃分离选择性(83~100)。Ni@FAU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且对操作条件(温度、压力、气体浓度、杂质等)不敏感,可满足工业吸附分离的基本要求。

   研究人员利用自主研制的红外光解离实验装置,对Ni@FAU对乙炔/乙烯的吸附机制进行了研究,成功探测到了Ni(C2H2)3,然而并没有发现Ni(C2H4)n。该实验结果证实,Ni@FAU对乙炔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具有在混合气流中去除痕量乙炔的分离能力,确认了基于化学键的炔烃/烯烃分离的新策略,有望推动Ni@FAU分子筛材料在相关工业吸附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利用先进的谱学技术从分子、团簇、表界面多层次揭示能源小分子与催化剂的化学反应规律,为新型高效吸附催化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来源:中国科学报刘万生 王冲)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y844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作者:江凌等 来源:《科学》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内容
推荐文章
如何用 EndNote 编辑适合投稿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
如何用 EndNote 编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发表与写作
如何进行医学论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量SCI论文图片?
如何获取制作高质
虚拟现实、云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有啥不一样?
虚拟现实、云技术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因毕业论文“高大上”
代写论文被发现 竟
如何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
如何使用Endnote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汇总
SCI医学论文写作及
“你的论文充斥着垃圾”:英文科研论文写作逆袭之路
“你的论文充斥着
赞助商链接
热门文章
  • 人体自救九大奇招:时刻检查心脏健康的
  • 从书写字迹看性格的不同
  • 吃鸡蛋5大误区
  • 专家建议七种食物必须吃
  • 美报:年轻科学家,去中国吧!
  • 最实用的5个刷牙诀窍
  • 夏日午休4个误区:午饭后不要立刻睡
  • 英国媒体评出全球29项最新环保科学技术
  • 揭密5种睡姿与疾病的神秘关系
  • 专家称女性用电脑过度易致电脑脸
  • 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知识孩子长大
  • 两眼间距决定是否漂亮 女性最完美面孔
  • 最新文章
  • 人工智能识别健康和发病土壤
  • 科学家找到消除成瘾记忆的“橡皮擦”
  • 模型预测哪些儿童有肥胖风险
  • 青蛙是怎么变绿的
  • 科学家揭示随机光场中涡旋导致相干性退
  • 研究揭示造山型金矿流体来源和演化
  • 伊辛模型研究自旋玻璃获进展
  • 首例新冠母婴传播被证实
  • 压力升高促使二维钙钛矿发光性能提升
  • 海龟惊世航海壮举依赖粗糙的天然“地图
  • 木质文物保存状态可实现无损评估
  • 科学家研究证实每晚睡6-7小时可预防痴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