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师考试 > 模拟题库 > 模拟试题第十四卷
  85、有偏瘫、同向性偏盲、偏身感觉障碍,见于( )。
 
   A.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B.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
 
   C.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小脑出血
 
  答案:|D|
讨论本题
试题解析: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4: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1.一般特点

    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以中、老年人多见,由动脉炎所致者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部分病例有TIA病史。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除脑干梗死和大面积梗死外,大多数病人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

    2.临床类型

    依据症状和体征的演进过程可分为:

    1)完全性卒中: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重、较完全,常于数小时内(≤6小时)达到高峰。

    2)进展性卒中: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

    3)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指发病后神经缺失症状较轻,持续24小时以上,但于3周内恢复。

    3.脑梗死的临床综合征(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闭塞)

    1)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①主干闭塞:三偏症状,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或象限盲;上下肢瘫痪程度基本相等;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主侧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非主侧半球受累可见体象障碍。

    ②皮层支闭塞:上分支包括至眶额部、额部、中央回、中央前回及顶前部的分支,闭塞时可出现病灶对侧偏瘫和感觉缺失,面部及上肢重于下肢,Broca失语(主侧半球)和体象障碍(非主侧半球);下分支包括至颞极及颞枕部,颞叶前、中、后部的分支,闭塞时常出现Wernicke失语、命名性失语和行为障碍等,而无偏瘫。

    ③深穿支闭塞:对侧中枢性上下肢均等性偏瘫,可伴有面舌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有时可伴有对侧同向性偏盲;主侧半球病变可出现皮质下失语。

    2)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

    ①主干闭塞:常引起脑干广泛梗死,出现脑神经、锥体束及小脑症状,如眩晕、呕吐、共济失调、瞳孔缩小、四肢瘫痪、肺水肿、消化道出血、昏迷、高热等,常因病情危重死亡。

    ②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即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血区(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及枕叶)受损。多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引起。临床表现以中脑病损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一侧或双侧动眼神经部分或完全麻痹、眼球上视不能(上丘受累)及一个半综合征,瞳孔光反应迟钝而调节反应存在;意识障碍为一过性或持续数天,或反复发作;对侧偏盲或皮质盲;严重记忆障碍(颞叶内侧受累)。

    ③中脑支闭塞:出现Weber综合征、Benedit综合征;脑桥支闭塞出现Millard Gubler综合征(外展、面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Foville综合征(同侧凝视麻痹、周围性面瘫,对侧偏瘫)。

    ④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即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综合征,是脑干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柬核及对侧交叉的脊髓丘脑束受损);同侧Homer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损);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舌咽、迷走神经受损);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纹状体或小脑受损)。

    ⑤双侧脑桥基底部梗死:表现为闭锁综合征,病人意识清楚,四肢瘫痪,不能讲话和吞咽,仅能以目示意。

    ⑥小脑梗死:常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站立不稳和肌张力降低等,可有脑干受压及颅内压增高症状。

 

☆☆☆☆☆考点12:蛛网膜下腔出血;

    1.病因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50%80%),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血液病等。

    2.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可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半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少数病人可出现精神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多有脑膜刺激征阳性,而无明显的肢体瘫痪;眼底检查25%可见玻璃体膜下出血,这是SAH的有力证据;10%20%可见视盘水肿。如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常提示该侧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所致。如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等,则提示继发脑血管痉挛。早期脑血管痉挛发生于起病后不久,常在数小时内缓解;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多发生于病后515天。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可无明显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而表现为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

    3.诊断要点

    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而无明显神经系统局灶定位征患者,应高度怀疑本病。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增高,基本上可诊断。眼底检查发现玻璃体膜下出血对诊断很有帮助。有条件时做脑CT进一步明确诊断。

    4.防治措施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去除出血的原因和防止复发。

    SAH必须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血压或颅压增高的原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情绪激动、劳累等。保持大小便通畅。病房应安静、舒适,光线柔和。应用足量的止痛、安定和镇静剂,并减少探视,保证病人安静休息。有脑水肿者可给予脱水剂,有抽搐发作者应及时给予抗癇药物,血压高者应予以降血压。

    为了防止动脉瘤周围的血块溶解引起再度出血,用较大剂量的抗纤维蛋白溶解剂以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形成,常用的药物有:

    16-氨基己酸(EACA46g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中静滴,1530min内滴完,以后持续静滴1g/h,维持1224h,以后每日静滴24g,持续710天,逐渐减量至8g/日,共用23周左右。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2)氨甲苯酸(抗血纤溶芳酸,PAMBA0.20.4g缓慢静注,每日2次。

    3)氨甲环酸每次2505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12次。

    为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可早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2040mg,每日3次,连用3周以上。

    腰椎穿刺放脑脊液对某些头痛剧烈者有效,慎重选择适应证后每次可缓慢放液1020ml,每周2次。

    外科手术治疗:对动脉瘤患者,在身体情况允许下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可选用瘤颈夹闭术、孤立术、瘤壁加固术、瘤内填塞或凝固术等。对脑血管畸形应力争手术全切除。

 

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 下一题:86、手术根治术中应切除肾脏+全输尿管+部分膀胱( )。  
近回首页
返回题库
 
复制下方链接与医学考试同行分享模拟题!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 2020年黔南考点中医类医师资格技能考试
  • 2020年内蒙古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考试
  • 2020年雅安市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考纲大改后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有何影响
  • 2020年宜宾市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2020年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综合笔
  • 【医疗援疆】衢州援疆医疗队为乌什医生
  • 【医院动态】西盟县医师技能操作考试培
  • 2020福建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社区卫生服
  • 山东2020年全日制临床医学毕业能干啥
  • 河北廊坊市2020年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准考
  • 【直击考场上那些“别样的精彩”】202
  • 考试动态
  • 医师资格考试:参与作弊终身不得报考
  • 医师资格报名表填写说明
  • 2010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应试指南
  • 2010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确定
  • 2010年医师资格报名时间
  • 医师资格网上报名须知
  • 医师资格网上报名流程
  • 医师资格报名常见问题回答
  • 医师资格报名考生个人上传照片规格
  • 医师资格报名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下载
  •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06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中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