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8:栓塞类型和各自对机体的影响;
1.血栓栓塞
肺动脉及其分支血栓栓塞,栓子90%左右来源于下肢深静脉或盆腔的静脉特别是腮静脉、股静脉和铬静脉。体积巨大的血栓栓子突然阻塞肺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同时引起肺动脉、冠状动脉和支气管动脉痉挛,进一步影响心肺功能而引起碎死,这使临床上除心脏病突然发作和脑血管意外之后的第三种最常见的急死原因。中等大小的血栓栓子常引起肺出血。在有肺淤血时中小的血栓栓子常引起肺梗死。体循环的动脉栓塞,栓子主要来源于左心房和左心室的附壁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处的血栓。如栓塞的动脉分支较大,侧支循环形成不足,常引起脏器的梗死。
2.脂肪栓塞
常见于长骨的骨折或脂肪组织严重创伤,脂肪滴进入静脉系统形成脂肪栓子。脂肪栓子可通过肺脏毛细血管而抵达体循环进而阻塞脑及肾小球等部位的毛细血管,表现为微循环血管腔内有多数脂肪滴,可通过苏丹Ⅲ染色证明。脂肪栓塞可引起肺水肿、肺出血和肺不张,脑水肿和血管周围点状出血,严重可引起碎死。
3.气体栓塞
多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原已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均可形成气体栓塞。常见于潜水员病和其他减压病,以及心脏大血管手术,其影响与脂肪栓塞相类似。
4.羊水栓塞
这是由于羊水进入子宫壁开放的静脉和血窦所致。心血离心涂片和肺脏切片的微循环内可见羊水成分,例如角化上皮、粘液、胎脂小体、胎粪等,由于羊水中含有促凝血物质可引起DIC,病人表现为猝死、休克、昏迷或出血。
5.其他栓塞
肿瘤细胞栓塞可引起肿瘤转移。细菌团栓塞引起多发性栓塞性小脓肿。
☆☆☆☆☆考点9:梗死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
1.概念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流阻断,又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
2.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1)贫血性梗死
多发生在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实质性器官,如心、肾和脾,因梗死灶内出血少而呈灰白色,故称贫血性梗死。肉眼梗死灶的形状与脏器的血管分布有关,如肾的动脉分支呈树枝状分布,故梗死灶呈三角形,心冠状动脉分支不规则,则梗死灶亦呈不规则形。镜下梗死灶内仅见组织轮廓,梗死灶周围有充血、出血带,2~3天后,边缘的成纤维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长入,逐渐机化形成凹陷性瘢痕。
(2)出血性梗死
梗死灶内含血量丰富,呈暗红色。主要发生于肺、肠等处。常须具备以下条件:①严重的静脉淤血;②侧支循环丰富;肺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血液供应,肠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二者间有丰富的吻合支。例如,当肺严重淤血时,肺动脉被阻塞,而支气管动脉不能克服局部淤血的阻力以维持循环时,引起出血性梗死;③组织疏松:肺、肠组织疏松,富有弹性,可容纳较多的血液。肉眼梗死灶呈暗红色,形状与血管分布一致。肺出血性梗死呈三角形,肠出血性梗死呈节段状。镜下,组织坏死,同时有弥漫性出血。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