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师考试 > 模拟题库 > 模拟试题第24卷
  10、以下哪一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B细胞活化无关( )。
 
   A.BCR与抗原的作用
 
   B.IL-4对B细胞的作用
 
   C.IL-6对B细胞的作用
 
   D.CD40与CD40L相互作用
 
   E.CD8细胞通过其TCR识别与APC呈递的抗原肽-MHCⅠ分子复合物
 
  答案:|E|
讨论本题
试题解析:

E

考点:

☆☆☆☆☆考点2: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机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B淋巴细胞介导。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可分为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需要APCT细胞和B细胞协同作用,并有多种分子参与应答过程。

    1)感应阶段

    APC捕捉外来抗原并在胞浆溶酶体中降解成小分子多肽,以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物形式表达在APC细胞表面,提呈给CD4+T细胞。

    2)反应阶段

    包括CD4+T细胞和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

    CD4+T细胞活化需双信号,即抗原肽-MHCⅡ类分子与TCR结合产生第一活化信号;B7分子与CD28结合产生协同刺激(第二)信号。在双信号作用下,CD4+T细胞活化、释放IL-2IFN-γ、TNF等细胞因子。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是BCR与抗原分子、CD40CD40LCD4+T细胞)相互作用。在双信号及细胞因子作用下,B细胞活化、克隆增殖,并分化为Bm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特异性抗体。

    3)效应阶段

    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表现在:①阻断、中和作用:抗体分子和细菌或病毒结合后阻断细菌或病毒对细胞的粘附。抗体也可中和细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②调理作用:IgG可促进吞噬细胞对抗原性物质(包括细胞)的吞噬。③裂解细胞作用:细胞特异性抗体和细胞结合后激活补体可引起细胞的裂解。④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可在靶细胞和效应细胞间形成桥联,使靶细胞被表达IgGFc受体的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杀伤,此作用称为ADCC。⑤IgE可引起Ⅰ型变态反应。

    2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某些细菌的多糖、多聚蛋白质及脂多糖等在不需抗原特异性T细胞辅助的情况下可直接激活未致敏B细胞,这类抗原被称为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抗原)。TI-抗原通常刺激IgM类抗体的产生,不能诱导Ig类别转换、抗原亲和力成熟及记忆B细胞形成。TI-抗原可分成两类,即TI-1TI-2

    1TI-1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

    TI-1抗原常被称为B细胞丝裂原。高浓度TI-1抗原可诱导多克隆B细胞增殖和分化;在低浓度时,只有其BCR能结合TI-1抗原的B细胞,才能在细胞表面浓缩足够量TI-1抗原,从而被激活而产生IgM类抗体。B细胞对TI-1抗原的应答在机体抵御某些胞外病原体感染时发挥重要作用。

    2TI-2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

    TI-2抗原多属细菌胞壁与荚膜多糖成分,具有高度重复的结构,只能激活成熟B细胞。婴幼儿中B细胞多为不成熟B细胞,故不能有效产生抗TI-2抗原的抗体。

    B细胞TI-2抗原的应答具有重要生理意义,如TI-2抗原可直接激活B细胞在无抗原特异性T细胞辅助的情况下产生抗细菌荚膜多糖的抗体,此抗体可被有荚的化脓菌,使之易被吞噬消化。

    3.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1)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规律。初次应答是指抗原物质第一次进入机体时引起的免疫应答。特点是:①潜伏期长,需经较长潜伏期(12)血清中才能出现抗体;②抗体效价低;③在体内维持时间短;④抗体以IgM为主;⑤抗体亲和力低。再次应答是指相同抗原物质再次进入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应答。特点是:①潜伏期短;②抗体效价高;③在体内维持时间长;④抗体以IgG为主,而IgM含量与初次应答相似;⑤抗体亲和力高。

    2顺序规律

    在免疫应答中,各类抗体产生的顺序是IgMIgGIgAIgDIgE。这与个体发育中Ig产生的顺序一致。

    3意义

    ①预防接种及制备动物免疫血清时,指导制订最佳免疫方案。

    ②作临床血清学诊断时应动态观察抗体含量,结合病程做出正确评估。

    ③检出IgM作为早期诊断或宫内感染诊断指标之一。

☆☆☆☆☆考点3: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由细胞发挥效应清除异物的免疫即称细胞免疫应答。

    1T细胞活化中的双识别、双信号

    1CD4+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APC提呈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与TCR-CD3复合受体结合,产生第一信号。其中TCR识别抗原肽,CD4分子识别MHCⅡ类分子,即双识别。APC表面的B7分子与CD28结合产生的协同刺激信号。

    2CD8+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APC或靶细胞提呈的抗原肽-MHC类分子与TCR-CD3复合受体结合产生第一信号。其中TCR识别抗原肽,CD8分子识别MHCⅠ类分子,即双识别。APC表面的B7分子与CD28分子结合产生协同刺激信号。

    2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在双信号和细胞因子作用下,CD4+Th1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h1细胞。合成分泌IL-2IFNγ、TNF等细胞因子。IL-2刺激CD4+Th细胞增殖分化,活化NK细胞和CD8+Tc细胞。TNF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使之表达粘附分子(ICAM-1等),分泌IL-8MCP-1。在粘附分子及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移行、粘附、外渗,在局部组织产生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IFN-γ激活单核细胞的吞噬和杀伤功能,也激活NK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是CD4+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清除抗原和引起炎性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

    3CD8+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Tc细胞杀伤的靶细胞是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在双信号作用下,Tc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效应Tc细胞。效应Tc细胞通过双识别与靶细胞结合,触发Tc的杀伤作用。通过穿孔素、颗粒酶和Fas配体/Fas系统对靶细胞进行杀伤。

    1)穿孔素也称为成孔蛋白,存在于静止CD8+CTL的胞浆颗粒中。CD8+CTL活化后,穿孔素从颗粒中释放出来,插入靶细胞膜并发生多聚化,形成管状的多聚穿孔素。大量的水分子分通过管状的多聚穿孔素进入靶细胞内,使其发生渗透性溶解。

    2)颗粒酶是存在CD8+CTL细胞胞浆颗粒中的一类丝氨酸酯酶,具有核苷酸酶的活性,可引发靶细胞的凋亡。

    3)活化的CD8+CTL细胞表面高表达Fas配体(FasL),FasL与靶细胞表面Fas结合可引起靶细胞的凋亡。

    体内存在一类CD4+CTL,它们也参与对靶细胞的杀伤。

    4.细胞免疫参与的免疫效应

    1)抗胞内寄生细菌感染,由CD4+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对抵御结核杆菌、布氏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的感染十分重要。

    2)抗肿瘤,CTL可裂解表达肿瘤抗原的肿瘤细胞。

    3)抗病毒,CD8+Tc细胞识别、裂解表达病毒抗原的细胞。

    4)同种移植排斥CD8+Tc细胞和CD4+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引起同种多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5)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第1

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 下一题:11、浆细胞( )。 
近回首页
返回题库
 
复制下方链接与医学考试同行分享模拟题!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 2020年黔南考点中医类医师资格技能考试
  • 2020年内蒙古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考试
  • 2020年雅安市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考纲大改后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有何影响
  • 2020年宜宾市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2020年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综合笔
  • 【医疗援疆】衢州援疆医疗队为乌什医生
  • 【医院动态】西盟县医师技能操作考试培
  • 2020福建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社区卫生服
  • 山东2020年全日制临床医学毕业能干啥
  • 河北廊坊市2020年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准考
  • 【直击考场上那些“别样的精彩”】202
  • 考试动态
  • 医师资格考试:参与作弊终身不得报考
  • 医师资格报名表填写说明
  • 2010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应试指南
  • 2010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确定
  • 2010年医师资格报名时间
  • 医师资格网上报名须知
  • 医师资格网上报名流程
  • 医师资格报名常见问题回答
  • 医师资格报名考生个人上传照片规格
  • 医师资格报名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下载
  •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06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中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