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4:复苏后治疗; 多器官功能障碍和缺氧性脑损伤是复苏后治疗的主要内容。 1.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如自主呼吸未能恢复或有通气功能障碍者,应行机械通气治疗,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器以维持适当的PaO2、PaCO2、pH。良好的呼吸功能对于心、脑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脑复苏病例尤为重要,轻度过度通气,PaCO2维持在3.3~4.7kPa(25~35mmHg)时可减缓脑水肿的发展。 2.确保循环功能的稳定 循环功能的稳定是一切复苏措施能奏效的先决条件。复苏后期必须严密监测循环功能,循环功能不稳定多表现为低血压和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如少尿、神经功能障碍等),应进一步判断有效循环容量及左心室功能状况。血流动力学监测十分必要,重症病人不仅要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更应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以监测肺动脉楔压(PCWP)和心排出量,以指导临床治疗。血压应维持在正常或稍高于正常水平,以利于脑内微循环血流的重建。复苏后期可能仍需要使用某些药物以支持循环功能,然而这种支持的目的是为了给其他更根本的治疗措施创造条件,其结果应是使病人能及早脱离这些支持,只有在不需要任何药物的支持下仍能保持正常的循环功能时,方能认为循环功能确已稳定。 3.防治肾衰竭 呼吸心跳停止能损伤肾功能,应强调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维持循环稳定,保证肾的灌注压。尽量避免使用能引起肾血管严重收缩及损害肾功能的药物、纠正酸中毒及使用引起肾血管扩张的药物(如小剂量多巴胺)等都是保护肾功能的措施。复苏后应监测肾功能,包括每小时尿量、尿渗透压、血尿素氮、血肌酐深度及血尿电解质浓度,以便早期发现肾功能改变并及时进行治疗。 4.脑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引起脑损害的基本病理是脑缺氧和脑水肿,脑循环完全停止仅3~4分钟,脑组织可发生不可逆的缺氧性损伤,进而颅内压升高,形成恶性循环,最后脑内血液供应极度障碍而使脑细胞坏死。脑复苏是防止和减轻脑水肿,降低大脑耗氧量和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措施。重点是防治脑水肿,主要包括脱水疗法、降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等。 (1)脱水疗法:常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内快速滴入,每天2~4次,必要时加用速尿20~40mg/次静脉注射。 (2)降温:体温每降低1℃,可使氧耗率下降5%~6%。病人出现体温上升趋势或痉挛表现时,应立即降温。降温前用丙嗪类、地西泮、硫喷妥钠等防止寒战,然后戴冰帽重点对脑部降温,再在大血管经过的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处置冰袋,待体温恢复1~2日后再停降温辅助药。 (3)激素疗法:有膜稳定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脑水肿发展,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4)其他:包括控制原发病、防治感染、加强全身支持和护理、高压氧疗法等。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