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骨折的定义、成因及分类; 1.定义: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 2.成因 (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旋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伤力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点上发生骨折,骨折无移位,但愈合慢。好发部位:第2、3跖骨和腓骨中下1/3处。 (4)骨骼疾病(也称病理性骨折):有病骨骼(例如骨髓炎、骨肿瘤等)遭受轻微外力即发生断裂。 3.分类 (1)根据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骨折处皮肤与粘膜是否完整可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骨折。 (2)根据骨折形态和程度分为 ①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分为: 裂缝骨折:多见于肩胛骨、颅骨。 青枝骨折:见于儿童。 ②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完全中断。按其骨折线方向和形态可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骨骺分离。 (3)根据骨折稳定性分为 ①稳定性骨折:复位后经适当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青枝骨折、裂缝骨折、嵌插性骨折、横形骨折。 ②不稳定性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4)骨折端的移位:大多数骨折均有移位,其发生因素有:①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及性质;②肢体远侧端的重量;③肌牵拉力;④搬运与治疗不当。 移位方向主要有:①成角移位;②侧方移位;③短缩移位;④分离移位;⑤旋转移位。临床上几种移位常合并存在。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