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局灶型肺结核
多位于右肺尖处,病灶单个或多个,直径0.5~1cm。常以增生为主,病灶中央可发生干酪样坏死。患者常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人可发展为浸润型肺结核。
2.浸润型肺结核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属于活动性肺结核。多数是局灶型肺结核发展的结果,少数一开始即为此型。病变特点是在肺尖或锁骨下区病灶周围发生渗出、坏死,使病灶扩大。患者有低热、盗汗、咳嗽、咯血等症状。如能及时治疗,一般在半年内病变完全吸收,或通过纤维化、钙化而痊愈。如未及时治疗或病人抵抗力下降,病情进展,干酪样坏死灶扩大,坏死物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急性空洞,洞壁粗糙,内壁坏死层中有大量结核杆菌,空洞不断向外排出含菌的坏死物,经支气管播散而引起干酪性肺炎。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在浸润型肺结核急性空洞的基础上,病变经久不愈而形成。病变特点是:
①厚壁空洞形成,空洞大小不一,壁厚可达1cm。洞壁内层为干酪样坏死,中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为纤维组织;
②肺内出现新旧不同的播散病灶。当病变进展时,空洞内干酪样坏死组织不断排出,经支气管播散,引起干酪性肺炎。病情迁延,肺内形成许多新旧不一、病变类型不同的病灶,呈自上而下不规则分布状。最后可导致肺组织广泛纤维化,胸膜增厚并与胸壁粘连,严重影响肺功能,并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
4.干酪性肺炎
机体抵抗力极低或对结核杆菌变态反应过强时,浸润型肺结核或急、慢性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可致干酪性肺炎。病变肺肿大、实变,病灶呈小叶状或融合成大叶状分布,坏死组织液化排出,可形成多个急性空洞。患者常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
5.结核球
是一种有纤维包裹、境界清楚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病灶,直径在2cm以上。一般为单个,肺上叶多见。结核球可由浸润型肺结核转为痊愈时,干酪样坏死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包裹形成;也可因空洞引流的支气管阻塞,使空洞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而形成;或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而成。结核球相对较稳定,可手术切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灶可进展引起支气管播散。
6.结核性胸膜炎
可发生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各个时期。病变以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为主时,称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如以增生病变为主,则为增生性结核性胸膜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