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5: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 1.手术治疗 诊断明确后,应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既安全,又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多。术前应用抗生素,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也可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切口一期缝合。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如腹腔已有脓液,可清除脓液后关闭腹膜,切口置引流条。 (3)穿孔性阑尾炎:切除阑尾,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根据情况放置腹腔引流。注意冲洗、保护切口。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有感染时及时引流。 (4)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脓肿尚未破溃穿孔时应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稳定,宜应用抗生素治疗或联合中药治疗促进脓肿吸收。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如脓肿无局限趋势或脓肿扩大,可手术引流。如阑尾显露方便,应切除阑尾。如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可缝合关闭阑尾开口的盲肠壁。术后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 2.术后并发症 (1)切口感染:最常见,多见于化脓穿孔性阑尾炎。表现为术后2~3天体温升高,多因手术时污染切口、残留血肿和异物、引流不畅所致。 (2)腹膜炎、腹腔脓肿:可为阑尾及其周围炎症的一种转归结果,或由于分离粘连等后渗血残留并继发感染。 (3)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可引起腹腔内大出血;阑尾残端结扎线松脱,而荷包缝合又较紧时,出血可流入盲肠肠管内,引起下消化道大出血。 (4)粪漏:产生粪瘘的原因有多种:①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其结扎线脱落;②盲肠原为结核、癌症等;③盲肠组织水肿脆弱术中缝合时裂伤。粪瘘发生时如已局限化,不会发生弥漫性腹膜炎,临床表现类似阑尾周围脓肿。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粪瘘可愈合。 (5)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超过1cm时,术后残株易复发炎症,仍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应行X线钡剂检查以明确诊断。症状较重时应再次手术切除阑尾残株。 (6)粘连性肠梗阻:是阑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局部炎症、手术损伤、术后卧床、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