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6:恶性肿瘤的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包括血、尿及粪便常规检查。胃癌患者可伴贫血及大便隐血。白血病血象明显异常。大肠肿瘤可有粘液血便或大便隐血阳性。泌尿系统肿瘤可见血尿。多发性骨髓瘤尿中可出现Bence-Jones蛋白。恶性肿瘤病人常可伴血沉加快。这类阳性结果可为诊断提供线索。 2.血清学检查 用生化方法测定人体中由肿瘤细胞产生的,分布在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中的肿瘤标记物质,如某些酶、激素、糖蛋白和代谢产物。肝癌、骨肉瘤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可升高;肝癌及恶性淋巴瘤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肺癌患者血清α-酸性糖蛋白增高;产生激素的器官发生肿瘤时,血中相应激素分泌增加,出现内分泌-肿瘤综合征。 3.免疫学检查 主要检查来自体内肿瘤的胚胎抗原、相关抗原及病毒抗原。常用的癌胚性抗原: (1)癌胚抗原(CEA):为胎儿胃肠道产生的一组糖蛋白,在结肠癌、胃癌、肺癌、乳癌均可增高。 (2)α-胚胎抗原(AFP):为动物胎儿期,由卵黄囊、肝、胃肠道产生的一种球蛋白,肝癌及恶性畸胎瘤者均可增高。 (3)肿瘤相关抗原:抗EB病毒壳抗原的IgA抗体(VCAIgA抗体)对鼻咽癌较特异。 各种肿瘤均可制备其特异的抗原及相应的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用以测定有无相应的抗原,助于肿瘤的诊断。 4.流式细胞分析术(FCM) 分析染色体特性,了解肿瘤细胞恶变程度。 5.基因诊断 核酸中碱基排列有极严格的特异顺序,依此确定是否有肿瘤或癌变的特定基因存在。 ☆☆☆☆考点7:恶性肿瘤的影像学检查; 应用X线、超声波、各种造影、核素、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I)等方法取得成像,检查有无肿块及其所在部位、形态与大小,判断有无肿瘤,分析其性质。 1.X线检查 (1)透视与平片:肺肿瘤、骨肿瘤可见特定的阴影,钼钯X线可检查软组织肿瘤。 (2)造影检查:①应用对比剂,如钡剂作钡餐与灌肠,或加用发泡剂,双重对比;用碘剂作造影。根据显示的充盈缺损、组织破坏、有无狭窄等,分析肿瘤的位置与性质;②器官造影,可经口服、静脉注射或内镜下插管,注入碘剂等对比剂,可观察肾盂、输尿管、胆囊、胆管、胰管的形态;③血管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经周围动脉插管,可显示患瘤器官或肿瘤的血管图像以帮助诊断;④空气造影,对脑室、纵隔、腹膜后、腹腔等肿瘤,以空气对比。 2.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显示肿瘤横切面图像,参考密度与CT值,判断肿瘤的部位与性质。 3.超声显像 是一种安全简便无损伤的方法,利用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对声抗阻的不同所产生超声反射波的显像作诊断,有助于了解肿瘤所有部位、范围及判断阴影性质,广泛应用于肝、胆、胰、脾、肾、颅脑、子宫、卵巢、甲状腺、乳腺等疾病诊断。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成功率可达80%~90%。 4.放射性核素显像(ECT) 对某些组织亲和的核素进入人体内,显示该正常组织,而肿瘤部位不吸收核素形成缺损(冷区图像)呈占位病变。另一些核素在肿瘤部位放射性较其周围正常组织高,形成热区图像。通过扫描或γ照像机追踪其分布并记录图像以作诊断。 5.远红外热像检查 肿瘤局部代谢及血供的增减,影响局部表面温度,借此温差与其分布,应用远红外线摄影所示图像,可用以判断肿瘤的性质与代谢状况。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