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D 考点:抑郁症的治疗; 抗抑郁药物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抗抑郁药的维持用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抑郁的复发,但不能防止转向躁狂发作,甚至促发躁狂的发作,使用抗抑郁药物发生狂躁时,按双相障碍治疗。 1.常用的抗抑郁药物 (1)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产生抗抑郁效果。已在临床应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氟伏草胺)、西酞普兰。有效治疗剂量氟西汀为20mg/日、帕罗西汀20mg/日、舍曲林50mg/日、氟伏草胺100mg/日、西酞普兰20mg/日。SSRIs的半衰期都较长,大多在18~26小时,每日需服药一次。见效需2~4周。维持剂量与治疗量一致。SSRIs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尤其是抗胆碱能及心脏的不良反应少。没有明显的禁忌证。不能与MAO1s合用。 (2)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双重摄取抑制剂(SNRI):疗效肯定,起效较快,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对难治性病例亦有效。主要有文拉法辛,有效治疗剂量为75~300mg/日,一般为150~200mg/日。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出汗、乏力、焦虑、震颤、阳痿和射精障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不能与MAO1s合用。 (3)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s):米氮平是代表药,有良好的抗抑郁、抗焦虑及改善睡眠作用,口服吸收快,抗胆碱能作用小,有镇静作用,对性功能几乎没有影响。起始剂量30mg/日,必要时可增至45mg/日,晚上顿服。不良反应为镇静、嗜睡、头晕、疲乏、食欲和体重增加。不能与MAO1s合用。 (4)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及四环类抗抑郁药物:加强中枢抗胆碱能效应、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进而增加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含量。阿米替林、丙咪嗪、多虑平、氯丙咪嗪是临床上常见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主要用于抑郁症的急性期及维持治疗。临床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有效治疗量。多数三环类药物治疗剂量范围为150~300mg/日。疗效在用药2~4周后才出现。若使用治疗剂量4~6周无效考虑换药。TCAs的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抗胆碱能反应,如口干、便秘、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肠麻痹;心血管反应如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等。四环类抗抑郁药物主要有马普替林。三环类禁用于癫 、严重心血管疾病、青光眼、肠麻痹、尿潴留、前列腺肥大等患者。 (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1s):吗氯贝胺是一种可逆性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的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中枢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等单胺递质的氧化,从而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递质浓度,兴奋中枢神经,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MAO1s要避免与含酪胺食物、拟交感药物并用治疗剂量范围为300~600mg/日。 2.电抽搐治疗和改良电抽搐治疗 对有严重消极自杀言行或抑郁性木僵的患者,电抽搐治疗应是首先的治疗;对使用抗抑郁药物无效的患者也可采用电抽搐治疗。电抽搐治疗见效快、疗效好。一个疗程6~10次。电抽搐治疗后仍需用抗抑郁药物维持治疗。 改良电抽搐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适用范围较广,有严重消极自杀、抑郁性木僵等患者外,用于患有躯体疾病又不适于抗抑郁药的患者、骨折史和骨质疏松者、年老体弱患者,甚至部分心血管疾病者也可适用。 3.心理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多采用支持疗法,运用一系列治疗手段,如解释、反复保证和指导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所患疾病的性质,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配合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婚姻及家庭治疗等一系列治疗技术,能协助病人纠正认知歪曲及不良人格;矫正适应不良性行为,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考点2: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抑郁发作临床上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 1.情绪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悲观。病人常感到苦恼忧伤、兴趣索然。严重时病人感到悲观绝望和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称:“活着没有意思”,或是“开心不起来。”典型病例的抑郁情绪常有昼重夜轻的特点。而更年期和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则可有抑郁和焦虑情绪混合存在。 在情绪低落的影响下,病人自我评价过低,无故贬低自己,常产生无用感和无价值感,有时有厌世想法和自杀打算,不少患者出现自责自罪观念。无任何根据地认为自己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变成了废物”,或认为犯了弥天大罪。有些患者会在躯体不适的基础上易产生疑病观念,且可发展为妄想,除常见的罪恶与疑病妄想外,还可能出现关系、贫穷等妄想。 2.思维迟缓 思维联想过程受到抑制,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上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流明显减慢,思考问题吃力。 3.意志活动减退 意志活动也受到显著抑制,患者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被动,回避社交场合,甚至连既往感兴趣的活动也提不起精神,愿独处。严重者生活也懒于料理,进一步发展病人则不语不动,可达木僵程度。最危险的病理性意志增强活动是反复出现自杀企图和行为,其中一些患者的自杀计划与行为极为隐蔽,令家人、医生难以察觉。另外,在抑郁发作时也常见焦虑情绪引起的活动增多现象,多以年龄较大的患者为主,患者出现坐卧不安、搓手顿足,也有表现为纠缠者。 4.躯体症状 大部分病人会有心悸、胸闷、胃肠道不适、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等躯体及生物性症状。此外,睡眠障碍突出,多为早醒,伴焦虑时,则以入睡困难明显。 5.其他 抑郁发作病人也可出现幻觉、人格解体、强迫和恐怖症状。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