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6:子宫颈癌的预防及治疗; 1.预防 (1)普及防癌知识,提倡晚婚、少育,开展性卫生教育。 (2)健全妇女防癌保健网,定期开展宫颈癌的普查普治,早期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3)积极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注意高危因素,重视高危患者。 (4)及时诊断和治疗CIN,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2.治疗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可暂按炎症处理;确诊为CINⅡ级者,电熨、冷冻、激光、冷凝或宫颈锥切术进行治疗;诊断为CINⅢ级者,行子宫全切术。年轻患者若迫切要求生育,可行宫颈锥切术。 (2)镜下早期浸润癌:扩大子宫切除术(筋膜外子宫全切)。 (3)浸润癌:常用的方法有手术、放疗及手术联合放疗3种。放疗适用于各期患者,手术适用于Ⅰb~Ⅱa期患者。宫颈腺癌对放疗敏感度稍差,可能应争取手术或放疗加手术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采用子宫广泛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宫颈癌转移卵巢的机会较少,卵巢无病变的年轻患者可予保留。手术并发症有术时及术后出血、术时损伤脏器、术后盆腔感染、淋巴囊肿、尿潴留、尿漏等。 放射治疗:包括体外及腔内照射两方面。 手术及放射联合治疗:宫颈较大病灶,术前放疗或术后证实淋巴结或宫旁组织有转移或切除残端有癌细胞残留,放疗作为手术后的补充治疗。
☆☆☆考点13:子宫颈癌病理;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1)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是指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大部分被不同程度异型细胞所替代,异型细胞起于基底膜以上向鳞状上皮表面延伸。根据其侵犯上皮的程度,宫颈不典型增生分为: ①轻度(Ⅰ级):病变局限在上皮层的下1/3; ②中度(Ⅱ级):病变局限在上皮层的下2/3; ③重度(Ⅲ级):病变几乎累及全部上皮层。 (2)宫颈原位癌:是指宫颈上皮细胞发生癌变,但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 (3)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根据其细胞异常的程度分为: ①CINⅠ级:指轻度宫颈不典型增生; ②CINⅡ级:指中度宫颈不典型增生; ③CINⅢ级:指重度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 2.宫颈浸润癌 (1)鳞状细胞癌:占90%~95%。 巨检:上皮内瘤样病变及镜下早期浸润癌及极早期宫颈浸润癌,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或类似宫颈糜烂,随着疾病的逐步发展,有外生型,内生型、溃疡型和颈管型4种类型。 显微镜检:镜下早期浸润癌其浸润间质的浓度不超过5mm,水平播散范围不超过7mm。宫颈浸润癌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为3级,Ⅰ级:分化较好,即角化性大细胞型;Ⅱ级:中度分化,即非角化性大细胞型;Ⅲ级:未分化的小细胞,即小细胞型。 (2)腺癌:占5%~10%。 巨检:常侵犯宫旁组织。癌灶可呈乳头状、芽状、溃疡或浸润型。 显微镜检:有下列类型:粘液腺癌(最常见);宫颈恶性腺瘤;鳞腺癌。
☆☆☆☆☆考点15: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症状 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中晚期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 (1)阴道流血:早期为接触性出血;晚期时病灶圈套,表现为多量出血。 (2)阴道排液:白色或血性,继发感染时米汤样恶臭白带。 (3)晚期癌的症状:压迫输尿管或直肠,下肢肿痛等;输尿管梗阻、肾孟积水,尿毒症;消瘦、发热、全身衰竭。 2.体征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镜下早期浸润癌及极早期宫颈浸润癌,局部无明显病灶,可有轻度糜烂或宫颈炎表现。随着宫颈浸润癌的生长发展,根据不同的类型(外生型、内生型),局部体征亦不同。两侧宫旁组织增厚,晚期浸润达盆壁,形成冰冻骨盆。 3.辅助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全身检查、三合诊检查,用以下各项辅助检查: (1)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筛检宫颈癌的辅助方法之一。结果分为5级;Ⅰ级正常,Ⅱ级炎症引起,Ⅲ级可疑,Ⅳ级可疑阳性,Ⅴ级阳性。Ⅲ、Ⅳ、Ⅴ级涂片必须作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2)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是确诊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最重要的方法。4点活检或可疑部位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搔刮宫颈管,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3)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检查下,观察宫颈表现有无异型上皮或早期癌变,并选择病变部位进行活检,以便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4)宫颈锥切术:宫颈刮片多次检查为阳性,而宫颈活检为阴性;或活检为原位癌,但不能排除浸润癌时,均应作宫颈锥切术。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