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8:胃的运动; 1.胃的容受性舒张 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它适应于大量食物的涌入,而胃内压力并不明显升高,从而使胃更好地完成容受和贮存食物的功能。在这个反射中,迷走神经的传出通路是抑制性肽能纤维。 2.胃的蠕动 食物入胃后约5分钟,蠕动即开始。蠕动从胃的中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进行,每分钟3次。意义在于: (1)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以利于胃液发挥消化作用; (2)搅拌和粉碎食物,并将食物向前推进。 3.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食物由胃排人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一般在食物入胃后5分钟开始,不同食物排空速度不同,流体、小颗粒食物快于固体、大块食物,蛋白质慢于糖类,而快于脂肪,混合食物一般需4-6小时完全排空。 胃内容物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有: (1)扩张性机械刺激所引起的壁内神经丛和迷走-迷走反射; (2)扩张性机械刺激和化学性刺激所引起的胃泌素释放,促胃液素不仅增强胃的运动,还促使幽门舒张。 食糜在十二指肠内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 (1)肠-胃反射:在十二指肠壁上存在多种感受器,盐酸、脂肪、蛋白质消化产物、高渗溶液及机械性扩张刺激,都可刺激这些感受器,反射性抑制胃运动,引起胃排空减慢,这个反射即为肠-胃反射; (2)促胰液素、抑胃肽等多种抑制性激素。 胃的排空是间断进行的,促进胃排空的因素作用加强,增强胃的运动,使胃内压大于十二指肠,胃即排空一次;食糜排入十二指肠后,通过肠-胃反射和刺激小肠粘膜释放胆囊收缩素、促胃液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等,抑制胃排空。抑制胃排空的因素作用因而加强,从而终止胃的排空。随着食糜的逐渐被吸收,抑制胃排空的因素作用逐渐减弱,而促进胃排空的因素作用再次加强,引起再次排空,如此往复进行,直至完全排空。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