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5: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1.血培养 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对未经抗生素治疗的亚急性者,应于第一天内间隔1小时采血一次,共三次。次日无细菌生长,再重复采血3次,开始用抗生素治疗。已用过抗生素者,停药2~7日后再重复采血。无需在体温升高时采血,每次采血10~20ml,做需氧和厌氧培养,至少培养3周。必要时采用特殊培养技术。 2.超声心动图 如果发现赘生物及瓣周并发症则为支持心内膜炎的证据,有助于明确诊断。 (1)经胸超声检查可诊断出50%~75%的赘生物,经食管超声检查的敏感性高达95%以上,能探测出<5mm的赘生物。但未发现赘生物时,不能除外IE。 (2)还可以明确其他异常:如瓣膜病、先心病,以及心包积液等。赘生物≥10mm者,发生动脉栓塞的危险性大。
☆☆☆☆考点7: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措施及预防; 1.抗生素治疗:这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1)经验性治疗:在病原微生物尚未培养出时采用①急性SIE用萘夫西林静注或静滴,加氨苄西林静注或静滴,或加庆大霉素;②亚急性者按照常见的致病链球菌,选用以青霉素为主(320万~400万U,每4~6小时1次),加用庆大霉素。一旦鉴定出致病菌,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作相应调整。 (2)已知致病菌微生物的治疗 ①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等对青霉素敏感:首选青霉素1200万~1800万U/d分次静滴,疗程至少4周。小于65岁,无肾功能衰竭或第八对脑神经损害或严重合并症时,可以青霉素加庆大霉素联合用药。如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可用万古霉素静滴30mg/kg•d,分两次静滴,共4周。 ②对青霉素耐药的链球菌可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 ③肠球菌性心内膜炎:青霉素+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加庆大霉素静滴;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时,改用万古霉素。疗程4~6周。 ④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萘夫西林或苯唑西林静滴,共4~6周;如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或无效者,用头孢唑林钠。仍然无效可用万古霉素4~6周。 ⑤其他细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用氨苄西林,或头孢噻肟,或头孢他啶;环丙沙星静滴。 6)真菌感染可用两性霉素B。 治疗原则为:①早期应用;②剂量要足;疗程宜长;选用杀菌性抗生素;③以静脉给药为主;④当病原微生物不明时,急性者选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治疗;亚急性者采用针对包括肠球菌在内的大多数链球菌的抗生素;⑤已分离出病原体时,应根据致病微生物对药物敏感程度选择抗生素;应测定几种抗生素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作为选择抗生素的基础;⑥联合用药可起协同杀菌效应,以获得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2.外科治疗 采用人工瓣膜置换术。其适应证为: (1)严重反流致心力衰竭; (2)真菌性心内膜炎; (3)虽然充分使用抗生素治疗但血培养持续阳性或反复发作; (4)虽适当抗生素治疗仍反复发作大动脉栓塞伴超声检查证实有赘生物(≥10mm); (5)主动脉瓣受累致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或瓣环脓肿必须手术引流。 3.预防 有易患因素的患者在做手术或操作时予以预防感染的措施。 (1)口腔、上呼吸道操作或手术者,应给予针对草绿色链球菌的抗生素。 (2)泌尿、生殖及消化系统手术或操作者,应针对肠球菌用药。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