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6: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青霉素G为首选,一般患者用量为80万单位,每8小时肌注一次。重症者每日剂量800万单位,分次静脉滴注滴注,时每次用量尽可能在1小时内滴完,以便产生有效血浓度。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轻症可用红霉素每日1~2g 口服或静脉滴注,亦可用林可霉素每日2g口服或静脉滴注。重症患者应使用头孢唑啉每日2~6g,分次静脉滴注。或用左氧氟沙星20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5~7天,或在热退后3天停药。 2.对症疗法 重症患者有呼吸困难、发绀者,或PaO2<8kPa(60mmHg)者应给予氧疗。高热或失水者应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的缺失。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注意可能发生的休克。 3.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细菌性肺炎包括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等所致的肺,可因严重感染或毒血症而导致感染性休克,亦称休克型肺炎。临床上出现血压降低(10.6/6.7kPa或80/50mmHg以下),以及皮肤苍白、发绀、四肢厥冷、尿量减少等组织脏器灌流不足的表现。其主要治疗措施如下: (1)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的不同选用敏感抗生素,剂量应充足并静脉滴注。肺炎球菌肺炎使用青霉素每日800万单位,或用头孢唑啉每日4-6g,或左氧氟沙星每日400~600mg,分次静脉滴注。 (2)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具有减轻毒血症,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应早期使用。常用氢化可的松每日300~600mg静脉滴注。 (3)补足有效循环量:是抗休克的重要措施。一般先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或平衡盐液以维持有效循环量。有酸中毒者,应给予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多巴铵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使内脏血管扩张,周围血管轻度收缩,从而增加组织灌流量,升高血压。一般剂量为每100ml输液中加10~20mg静脉滴注。间羟胺的作用是小动脉收缩,血压上升,一般剂量为每100ml输液中加5~10mg静脉滴注,滴速1~2ml/min。
☆☆☆☆考点5:肺炎球菌肺炎的检查及诊断;
1.诊断依据 (1)突然起病,有寒战高热、咳嗽、痰中带血或咳铁锈色痰、胸痛等症状; (2)可有肺实变征或细湿啰音等体征; (3)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4)X线检查显示叶、段分布的炎性实变阴影。根据以上特征可做出临床诊断,细菌学检查可确定病原体。 2.鉴别诊断 (1)干酪性肺炎:患者常有低热、乏力,痰中容易找到结核菌。X线显示病变多在肺上部,呈大片浓密阴影,密度不均,历久不消散,且可形成空洞和肺内播散。而肺炎球菌肺炎经抗菌药物治疗后肺内炎症较快吸收。 (2)葡萄球菌肺炎:感染中毒症状严重,咳黄色粘稠脓性痰或脓血痰,胸部X线呈多发性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可有空洞和脓肿形成,可有多变的肺气囊肿形成。 (3)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多见于体弱、心肺慢性疾病或免疫缺损患者,常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X线检查常呈双下肺散在片状浸润病变,可有小脓肿形成。痰和(或)血的细菌培养阳性是确认的依据。 (4)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但于发病后10~14天咳出大量臭脓痰,X线显示大片浓密浸润阴影,并有脓腔和液平形成。 (5)肺癌:肺癌可伴阻塞性肺炎,患者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血白细胞计数不高,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吸收缓慢或炎症吸收后出现肿块阴影。对于有效抗生素治疗下炎症不久不消散或消散后又复出现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病人,应注意肺癌所致阻塞性肺炎的可能性。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