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2: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20日,一般7~13日。本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 1.早期 起病后3日左右出现早期中毒综合征,有“三症状”,即畏寒发热、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 2.中期 (1)流感伤寒型:流行期本型多见,多数病例仅有早期中毒症状,较重病例有高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等,可出现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现象。 (2)肺大出血型:是无黄疸型钩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在先兆期出现呼吸、心率进行性增快、肺部有散在并逐渐增多的干啰音或湿啰音,如无及时有效的治疗在短时内进入极期,患者脸色极度苍白或青灰,咯血,X线可见双肺广泛点片状阴影或大片融合。进入危重期,病人神志模糊转入昏迷,呼吸不规则,口鼻大量涌血,心跳减慢至停止。 (3)黄疸出血型:病后4~8日出现黄疸,10日左右达高峰,肝脏肿大并有触痛,有出血、肾损害。急性,肾功能不全是本型常见的死因。 (4)脑膜脑炎型:病人有严重头痛、烦躁、嗜睡、瞻妄、瘫痪等脑炎症状,重症有昏迷、抽搐、急性脑水肿、脑疝及呼吸衰竭等,脑脊液分离钩端螺旋体阳性率较高。 3.恢复期 多数患者可恢复,少数人可出现发热,眼后发症和闭塞性脑动脉炎。
☆☆☆☆☆考点3:钩端螺旋体病的实验室检查与治疗; 1.实验室检查 取病人早期血、脑脊液,中晚期尿作暗视野涂银染色镜检或培养阳性可确诊。 (1)血培养:适于早期病人。 (2)病原体分离 取血、尿、脑脊液等标本经差速离心集病原体后作暗视野直接镜检或原血片经改良镀银染色等方法直接检查病原体,阳性率在50%左右,有助于早期诊断。动物接种是一种分离病原体的可靠方法,动物接种阳性率较高,但所需时间较长。 (3)血清学检查 常用显微镜下凝集溶解试验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凝集素>1:400为阳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间隔2周双份血清效价4倍以上为阳性。 2.治疗 钩体病的治疗首选青霉素,如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氨基糖甙类如庆大霉素,使用青霉素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青霉素每次80万U肌内注射,每天240~320万U。青霉素治疗加重会引起治疗后加重反应,转为肺大出血型,一般发生于用药后0.5~4小时。针对钩端螺旋体病脾大出血型的治疗可选用氢化可地松。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