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考点9: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小型缺损可无明显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有可能自行闭合,特别是1岁以内。仅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稍增强(即所谓Roger病)。大型缺损出现体循环供血不足的表现,如生长发育落后、呼吸急促,多汗,吃奶费劲常要间歇,消瘦、苍白、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甚至心力衰竭。有时出现声音嘶哑(系扩张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当剧烈哭吵、咳嗽或肺炎时,可出现暂时性青紫。体检;心前区隆起,心界增大,心尖搏动弥散,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Ⅴ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传导广泛,杂音最响部位可触及震颤。肺血流量大于体循环一倍以上时,在心尖区听到舒张期杂音(系二尖瓣相对狭窄所致),肺动脉第二音亢进。缺损很大且伴有明显肺动脉高压者,右心室压力亦显著升高,此时左向右分流减少,甚至出现右向左分流,而出现青紫。形成永久性肺动脉高压时,患儿呈现持续青紫,即称艾森曼格综合征。并发症是: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考点10: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1.诊断
(1)根据病史、体检资料
(2)X线检查
小型缺损时、心肺无明显改变,中大型缺损心外形中度以上增大,肺动脉段突出明显,肺血管影增粗、搏动强烈,可有肺门“舞蹈”。左右心室增大,大型缺损时左心房往往也增大,主动脉结影缩小。
(3)心电图
缺损大者左心室及右心室肥厚的改变,心衰者多伴心肌劳损改变。
(4)超声心动图
左心房及左心室内径增宽,左心室内径也可增宽,主动脉内径缩小,室间隔活动正常。缺损大者,扇形连续扫描可直接探到缺损的大小。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可见分流的部位、方向、估测分流量大小及缺损的位置。
(5)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可发现右心室血氧含量高于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有不同程度压力增高。导管从右心室可通过缺损进入左心室上行至主动脉。晚期发生右向左分流时,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肺动脉阻力显著增高。
2.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主要是并发症的处理,如肺炎、心力衰竭及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2)外科治疗:
①缺损小者,不一定需手术治疗。
②中型缺损临床上有症状者,宜于学龄前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作修补手术。
③大型缺损:缺损大症状重者可于婴幼儿期手术。6个月以内发生难以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包括反复罹患肺炎和生长缓慢者,应予手术治疗;6月至2岁的婴儿,虽能控制心力衰竭,但肺动脉压力持续增高、大于体循环动脉压的1/2;2岁以后肺循环量与体循环量之比>2:1,亦应及时手术修补缺损。
(3)介入性治疗:尚在研究阶段。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