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1:凝血过程; 血液凝固是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激活,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三个基本步骤,即: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激活物为Xa、V、Ca2+和PF3(血小板第3因子,为血小板膜上的磷脂)复合物,它的形成首先需要因子x的激活。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始动途径和参与因子的不同,可将凝血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条途径。 (1)内源性凝血途径:由因子Ⅻ活化而启动。当血管受损,内膜下胶原纤维暴露时,可激活Ⅻ为Ⅻa,进而激活Ⅺ为Ⅺa。Ⅺa在Ca2+存在时激活Ⅸa,Ⅸa再与激活的Ⅷa、PF3、Ca2+形成复合物进一步激活X。上述过程参与凝血的因子均存在于血管内的血浆中,故取名为内源性凝血途径。由于因子Ⅷa的存在,可使Ⅸa激活Ⅹ的速度加快20万倍,故因子Ⅷ缺乏使内源性凝血途径障碍,轻微的损伤可致出血不止,临床上称甲型血友病。 (2)外源性凝血途径:由损伤组织暴露的因子Ⅲ与血液接触而启动。当组织损伤血管破裂时,暴露的因子Ⅲ与血浆中的Ca2+、Ⅶ共同形成复合物进而激活因子Ⅹ。因启动该过程的因子Ⅲ来自血管外的组织,故称为外源性凝血途径。 2.凝血酶形成 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血浆中无活性的因子Ⅱ(凝血酶原)被激活为有活性的因子Ⅱa、(凝血酶)。 3.纤维蛋白的形成 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溶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同时,凝血酶激活ⅩⅢ为ⅩⅢa,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连接形成不溶于水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并彼此交织成网,将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凝块,完成血凝过程。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生化反应过程,多处存在正反馈作用,一旦启动就会迅速连续进行,以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凝血止血效应。
☆☆☆☆☆考点15:ABO血型系统; 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含有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别称为A抗原和B抗原。在人类血清中还含有与其相对的两种抗体,即抗A抗体和抗B抗体。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抗原的种类,将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膜上只含A抗原者为A型;只含B抗原者为B型;含有A、B两种抗原者为AB型;既不含A抗原也不含B抗原者为O型。在同一个体血清中不含有与其本身红细胞相对抗的血型抗体(如下表)。即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一般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另外,A型中还可含有A1和A2亚型。因此,在测定血型和输血时都应注意到A亚型的存在。 ABO血型的意义:在输全血时还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即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称为交叉配血的主侧;反之,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则为次侧。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