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师考试 > 模拟题库 > 模拟试题第74卷
  一女性,55岁。丧偶八年,现独居,嗜烟酒,不爱运动。平时性情抑郁,过分容忍,办事无主见,常顺从于别人。1月前行胃癌切除,术中及术后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独自流泪,有轻生之念。70、病人患胃癌的主要原因为
 
   A.生活事件
 
   B.易感性人格特征
 
   C.情绪因素
 
   D.不良生活习惯
 
   E.以上都是
 
  答案:|E|
讨论本题
试题解析: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2:心理应激的定义与其对健康的影响;
1.心理应激与应对的定义
拉瑞鲁斯(1968)认为,心理应激是指人对外界有害物、威胁、挑战经认识评价后,知其将危害个人的生存和地位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强调了心理应激是适应和应对“过程”;应激源是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的;表现为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认知评价起关键作用,同其他因素一起影响应激过程;应激的结果可以是适应,也可以是不适应。
应对是指人面对威胁性的应激源时,需要通过各种适当的心理行为策略,经过努力、行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来消除或缓解自己的紧张状态。
2.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与机理
(1)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
对健康的积极作用:适当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生活中的应对和适应能力,可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从而促使心身成长、发展和身心健康。
对健康的消极影响:发生急或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加重已有疾病,与心身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发病有关。近期研究发现,持久、过强的紧张、焦虑、愤怒情绪,可使交感-肾上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垂体-甲状腺系统活化而产生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而持久、过强的失助、失望、压抑、孤独、抑郁则使副交感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障碍而易产生哮喘、溃疡病、皮肤病、肿瘤等。
(2)心理应激对健康影响的机制:
应激的中介机制指机体将传入信息转变为输出信息的内在加工过程,是应激的中间环节。心理应激对健康影响的机理包括生理和心理中介机制。
①生理中介机制:
由三条途径构成,1)心理-神经中介机制:由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轴进行调节;2)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由下丘脑-腺垂体-靶腺体调节,主要是肾上腺皮质轴,塞里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理论中,将应激反应分为警戒期、抵抗期和耗竭期三个阶段,发现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交感神经-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作用。3)心理-神经-免疫机制。
②心理中介机制:
心理应激关注的主要课题。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事件发生的可预测性和控制性、人格等因素构成心理中介机制,影响应激的发生,调节其变化。
3.生活事件与心身疾病
霍尔姆斯和雷赫(1966)把在现代社会中个体遇到的重大正性生活变化(结婚、升学等)和遭受到的负性生活危机(离婚、死亡等)称之为生活事件,不同的生活事件所产生的心理应激量或心理刺激强度是不同的。他将43种生活事件经统计计算后列出分值,称为生活事件单位(LEU)。最强的为配偶死亡,LEU为100;最弱的为轻微违法,为11;居中的为结婚,LEU为50。霍尔姆斯发现,一年内LEU累计分超过300,则75%的人,在今后两年内有重大疾病发生;一年累计在150~300者,则来年有50%人发病;一年累计在150以下者,只有33%人患病。

☆☆☆☆☆考点1:心身疾病的概述;
1.心身疾病的定义
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2.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1)心理社会因素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
(2)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存在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3)排除神经症或精神病。最早提出的心身疾病称为“神圣七病”,包括: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
3.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
心理社会因素在心身疾病的发生中发挥“扳机”作用,这些因素有:
(1)应激源:包括生活事件、人际关系障碍等。《生活事件量表》的结果以生活变化单位(LCU)表示,如果累积LCU在300以上,来年有80%的可能患病,200~299分的患病可能性为50%,150~199分的患病可能性为33%,0~150分没有明显问题;
(2)病前人格:A型行为与冠心病,C型行为与癌症。而B型行为和坚韧人格是抗病人格;
(3)生活方式与不良行为:如吸烟、饮食、缺乏运动、酗酒、不良性行为、超速开车、滥用药物;
(4)都市化和工业化:生活空间压缩、食品来源单一、汽车代步,传统家庭瓦解、社会支持系统削弱等。
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途径:精神分析学(心理动力理论)、心理生理学和行为学习理论。
(1)精神分析学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
(2)心理生理学的研究重点说明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理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是心身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
(3)行为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由于个体素质上的问题,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
(4)综合机制:①心理社会因素传入大脑:认知评价是个体差异的原因;②大脑皮质联合区的信息加工:与边缘系统等“情绪脑”有关;③传出信息触发应激系统引起生理反应:核心环节是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的整体变化;④心身疾病的发生。
(5)心理活动的统一性:心理和生理活动是统一不可分的。心是占支配、主要的方面,身是从属的、次要的另一方面。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依从,作为整体对外界产生心身两方面的反应。
 

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 下一题:71、半胱氨酸经氧化脱羧可生成( )。  
近回首页
返回题库
 
复制下方链接与医学考试同行分享模拟题!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赞助商链接
推荐内容
  • 2020年黔南考点中医类医师资格技能考试
  • 2020年内蒙古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考试
  • 2020年雅安市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考纲大改后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有何影响
  • 2020年宜宾市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2020年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综合笔
  • 【医疗援疆】衢州援疆医疗队为乌什医生
  • 【医院动态】西盟县医师技能操作考试培
  • 2020福建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社区卫生服
  • 山东2020年全日制临床医学毕业能干啥
  • 河北廊坊市2020年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准考
  • 【直击考场上那些“别样的精彩”】202
  • 考试动态
  • 医师资格考试:参与作弊终身不得报考
  • 医师资格报名表填写说明
  • 2010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应试指南
  • 2010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确定
  • 2010年医师资格报名时间
  • 医师资格网上报名须知
  • 医师资格网上报名流程
  • 医师资格报名常见问题回答
  • 医师资格报名考生个人上传照片规格
  • 医师资格报名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下载
  •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06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中
  •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