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4:二尖瓣狭窄的治疗; 1.一般治疗 (1)预防风湿热复发,用苄星青霉素G。 (2)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3)避免重体力活动,定期复查。 (4)呼吸困难者应减少体力活动,限盐,口服利尿剂,避免可能诱发急性肺水肿的因素(如贫血、急性感染)。 2.大咯血:应采取坐位,用镇静剂,静脉注射利尿剂以降低肺静脉压。 3.急性肺水肿 处理原则与急性左室衰竭所致的肺水肿相似。不同点为: (1)避免使用扩张小动脉为主的扩血管药,应以扩张静脉为主的扩血管药如硝酸异山梨酯类,以降低心脏前负荷。 (2)正性肌力药物对二尖瓣狭窄的肺水肿无益,但当心房颤动伴快心室率时可静注毛花苷C,以减慢心室率。 4.心房颤动:治疗原则为控制心室率,争取恢复窦性心律,预防血栓栓塞。 (1)急性发作伴快速心室率 ①血流动力学稳定者,首先静注毛花苷C以降低心室率,如无效,可静注p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 ②急性发作伴肺水肿、休克、心绞痛或晕厥时,应立即电复律,如无效,静注药物减慢心室率。 (2)慢性心房颤动 ①无禁忌证时,行电复律或药物复律,复律成功后,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 ②不宜复律或复律失败者,口服地高辛控制心室率。 ③长期口服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 5.抗凝治疗 除上述适应证外,有栓塞史或超声检查见左房血栓者,无论有无心房颤动,如无禁忌证,应长期抗凝治疗,或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预防血栓栓塞。 6.右室衰竭:限制钠盐摄入,应用利尿剂和地高辛。 7.介入和手术治疗 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措施。当二尖瓣口有效面积<1.5cm2,并有症状,特别当症状进行性加重时,应该行介入和手术治疗。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是缓解单纯二尖瓣梗阻的首选方法。外科手术如闭式分离术、直式分离术、人工瓣膜置换术等,都可扩大狭窄瓣口面积,缓解梗阻。如肺动脉高压明显,即使症状轻,也应及早治疗。
☆☆☆☆☆考点1: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 在我国,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是最常见的瓣膜病,病因为风湿热,2/3的患者为女性。风湿热后2年形成二尖瓣瓣膜明显狭窄。单纯二尖瓣狭窄占25%,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占40%,常同时伴主动脉瓣损害。它的临床表现为: 1.症状 一般在二尖瓣口面积<1.5cm2(中度狭窄)时才出现明显症状。 (1)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二尖瓣狭窄致左房压增高,肺淤血,因此最先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狭窄加重,在各种诱因(如感染,劳累)或快速房颤时,出现休息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 (2)咯血:①突然咯出较大量鲜血,常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有时为首发症状。由于支气管静脉同时回流人体循环静脉和肺静脉,当肺静脉压突然上升时,可致粘膜下已淤血扩大而壁薄的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②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咳嗽伴血性痰或痰中带血丝;③急性肺水肿时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④肺梗死伴咯血。 (3)咳嗽:支气管粘膜淤血水肿及左房扩大压迫左主支气管所致。 (4)声嘶:扩大的左心房和肺动脉压迫左喉返神经所致。 2.体征 (1)重度狭窄常有“二尖瓣面容”,即双颧呈绀红色。 (2)心脏体征:①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和开瓣音,如前叶钙化僵硬,则第一心音减弱和(或)开瓣音消失。②心尖区有低调的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常伴舒张期震颤;窦性心律时,由于舒张晚期心房收缩促使血流加速,杂音于此时加强;房颤时,舒张晚期杂音消失。 (3)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室扩大的体征:①胸骨左下缘可扪及右心室收缩期抬举样搏动,P2亢进分裂。②肺动脉扩张时,于胸骨左上缘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Graham-Steell杂音)。③右室扩大伴三尖瓣关闭不全时,胸骨左缘第4、5肋间隙有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于吸气时增强,传导不超过腋中线。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