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0: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1.典型结脑起病多较缓慢。根据临床表现,病程大致可分为3期: (1)早期(前驱期) 约1~2周表现为小儿性格改变,如少言、懒动、易倦、喜哭、易怒等。临床症状可有发热、纳差、盗汗、消瘦、呕吐、便秘(婴儿可为腹泻)等。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多较轻微或非持续性,婴儿则表现为蹙眉皱额,或凝视、嗜睡等。 (2)中期(脑膜刺激期) 约1~2周,可有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或惊厥。此期出现明显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婴幼儿前囟膨隆。颅神经障碍可出现,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瘫痪,其次为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瘫痪。部分患儿出现脑炎体征,如定向障碍、运动障碍和语言障碍;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视神经炎或脉络膜粟粒状结核结节。 (3)晚期(昏迷期) 约1~3周,症状逐渐加重,昏迷、半昏迷、频繁惊厥,最终脑疝死亡。 2.不典型结脑 约占6.2%,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1)婴幼儿起病急,进展较快,有时仅以惊厥为主; (2)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者可表现为舞蹈症或精神障碍; (3)早期出现时血管损害者可表现为肢体瘫痪; (4)合并脑结核瘤者可出现类似颅内肿瘤表现; (5)当颅外结核病变极其严重时,可掩盖脑膜炎症状而不易识别; (6)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膜炎时,常表现为顿挫型。
☆☆☆☆考点5:原发型肺结核的病理; 结核菌吸入至肺,引起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的组织反应。肺部原发病灶多位于胸膜下,在肺上叶底部和下叶的上部,以右侧较多见。其基本病变为渗出、增殖与坏死。渗出性改变以炎症细胞、单核细胞和纤维蛋白为其主要成分。增殖性改变以结核结节及结核性肉芽肿为主,上皮样细胞结节及朗格汉斯细胞是结核性炎症的主要特征,坏死的特征性改变为干酪样改变,常出现于渗出病变中。 典型的原发综合征呈“双极”病变,即一端为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由于小儿机体处于高度过敏状态,病灶周围炎症甚广泛,原发病灶范围扩大到一个肺段甚至一叶。小儿年龄愈小,此种大片性病变愈显著。引流淋巴结肿大多为单侧,但亦有对侧淋巴结受累者。 病理转归如下: 1.吸收好转 病变完全吸收,钙化或硬结(隐伏或痊愈)。此种转归最常见,出现钙化表示病变至少已有6~12个月。 2.进展 ①原发病灶扩大,产生空洞; ②支气管淋巴结周围炎,形成淋巴结支气管瘘,导致支气管内膜结核或干酪性肺炎; ③支气管淋巴结肿大,造成肺不张或阻塞性肺气肿。 ④结核性胸膜炎。 3.恶化 血行播散,导致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或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Copyright © 2007-至今 yi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医家园